>>> 2003年第4期

“雨纷纷”时“欲断魂”清明需防血压升

作者:钱孝贤




  唐朝大诗人杜牧在《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对亲人绵绵哀思而泪眼涟涟的情景。殊不知就在这“雨纷纷”的日子,一些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的血压正在悄悄升高。
  为什么血压会悄悄升高呢?
  这首先需要了解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如情绪、气温、遗传、肥胖、吸烟、饮酒、年龄等。其中,在清明时节,情绪、气温两个因素的影响特别明显:
  情绪因素 无论是愤怒、焦虑、恐惧,还是大喜大悲,都可能导致血压瞬时升高。因为情绪活动属于高级神经活动,人在情绪激动时,在大脑皮质的影响下,可使延髓的心血管活动中枢兴奋,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明显加强。此时,不仅交感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神经介质增多,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量也大大增加。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同时身体大部分区域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从而促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在清明时节,人们情绪往往容易陷入低沉,故应警惕。
  气温因素 研究发现,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会上升,使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散热减少;同时肾上腺素可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而清明时节气温忽冷忽热,所以也应预防。
  血压升高有哪些危害?临床显示,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心脏血管硬化可能产生冠心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会造成脑出血和脑梗塞;眼动脉硬化,可造成眼底出血,甚至失明;肾脏动脉硬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下肢动脉硬化可引起动脉闭塞,造成肢体缺血甚至坏死等。特别是已有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如因情绪或天气的突然变化,常可能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高,进而损害动脉硬化的斑块,造成斑块的破裂,斑块内的物质会刺激机体的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就引起心肌梗死或脑梗塞。硬化的血管如果不能承受血压的突然升高,还可能破裂引起脑出血,轻者出现偏瘫失语,重者危及生命。
  此时,大家也许有些紧张,人们常说高血压是生命的“隐形杀手”,它是不是很难预防?其实此时节,在注意控制个人情绪、谨防气温变化之外,尽力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就可能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如下:
  控制体重 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计算公式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平方米。例如某人身高1.7米,体重80千克,其体重指数为80÷(1.7×1.7)=80÷2.89=27.68。说明该人已超重,应控制体重。
  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每人每日摄取量应低于6克;适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钾和钙含量高的食物;控制饮酒,男性每日所饮酒的酒精量应低于20~30克,女性应低于15~20克。
  加强锻炼 老年人可开展有氧运动,选择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每日3~5次,每次20~60分钟。
  减轻精神压力 鼓励和帮助中老年人多参加活动,如体育锻炼、绘画、书法、舞蹈等,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