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措施(等12则)
作者:佚名
卫生部日前公布了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防治措施(试行)。
对于如何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今年4月2日答记者问时讲道:专家们已经摸索出了该疾病传播的基本规律,非典型性肺炎是可以预防的,专家提出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4.不要去探访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病人。
5.家长要教育儿童注意防护。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 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七)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 分条件下,SaO2<93%;
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O2<90 %或氧合指数<200毫米汞柱,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有创的正压通气治疗。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五分钟快速检测艾滋病
天津市医药集团控股企业科炬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的艾滋病(HIV1+2)体外诊断试剂,日前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和国家生物制品第二类新药证书,填补了中国艾滋病诊断试剂产品的空白。经中国权威单位检测,该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艾滋病(HIV1+2)体外诊断试剂不但具备海内外目前应用的 艾滋病一般检测试剂的诊断功能,而且独具分型作用,可区分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一型感染,还是二型感染,使用更为简便、快捷、直观,5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适用于各类手术前后、采血、社区医疗以及体检、招工招生等场合使用。
病毒性肝炎基因 诊断芯片研制成功
日前,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研究室赵伟教授研制成功多种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并将基因芯片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
研究人员用基因诊断芯片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进行大样本双盲检测,基因芯片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诊断准确率达100%。
乙型肝炎基因诊断芯片除了可用于检测血清中HBV -DNA外,还可以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V-DNA进行检测。研究人员研制的丙型肝炎基因分型诊断芯片,可以快速准确一次性对丙型肝炎进行诊断定性,并同时按国际标准进行6大型10个基因型的分型诊断。该技术可显著提高临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病例选择,并系统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病情转归及预后。
妇科顽症一“照”除之
由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研发的全球首台海扶(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最近荣获国家有关部门注册证书。这意味着更多长期遭受外阴白色病变等痼疾折磨的妇女可得到疗效确切的无创性治疗,这项技术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领跑于世界"的地位。
重医大附二院、重庆第三第一人民医院等作为临床研究单位,以其研发的海扶妇科治疗仪,迄今已对288名不同组织类型外阴白色病变、慢性宫颈炎等患者施治,有效率均超过95%。其中数例久治不愈的外阴白色病变,经一次照射即获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据专家介绍,超声治疗具有复发率低等无法比拟的优点。其治疗剂量易于掌握,安全性高,治疗后仅局部组织有一过性充血水肿,表层细胞保持完整,无结痂脱落和皮肤修复过程,恢复时间短。
无关供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不久前完成一例非清髓性处理脐血干细胞移植术,脐血干细胞来自山东脐血库提供的无关供体。
11岁急性白血病患儿来自甘肃河西,于2002年12月 16日在兰州总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顺利接受了脐血干细胞移植术。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监测,患儿染色体趋于正常、 排斥反应发生、造血功能恢复。这一系列临床指征表明,移植达到预期临床疗效。
据悉,全军血液中心开展干细胞移植已达21年,移植手术130余例,在混合干细胞移植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次非清髓性处理脐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将为治愈更多恶性血液病患者带来希望。
CT仿真胃镜『前途无量』
江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郑凯尔主任医师等人,首次在国内完成了CT仿真胃镜及三维重建对胃癌诊断的评价研究。结果证实,CT仿真胃镜检查简单安全、快速准确、没有创伤。不仅能够查出胃部肿瘤,同时可以获取胃腔内、胃壁及临近脏器受侵情况等多项诊断指标,还可进行分型、分期,并且具有发现早期胃癌的潜能。该技术在临床应用还成功发现了6例早期胃癌。
个性化生物 治疗直攻肝癌
一种培育具有强力抗癌作用的"杀伤细胞CIK",以达到杀伤肝癌细胞目的的免疫抗肿瘤疗法"CIK细胞疗法"日前在解放军三○ 二医院获得成功。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这种个性化生物治疗方法治疗肝癌,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据专家介绍,CIK细胞又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进行肝癌CIK治疗,是通过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加以培养,使病人的免疫细胞数量大增、活性增强,诱导成为具有强力抗癌作用的CIK细胞。这些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就能杀伤原有的肝癌细胞和增强病人的免疫能力。
“小针孔”治疗子宫肌瘤
据研究,现代社会每个妇女在一生中有高达20%至25%的机会患有子宫肌瘤,而30岁到50岁的妇女发病率为30%至50%。由于近年受环境污染等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进一步增高,被称为“妇科第一瘤”。广州市运用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治疗,“小针孔”解除了妇女大问题,此经验获得妇产医学界认可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这项技术的正规名称叫“子宫动脉栓塞术”,属介入治疗技术的一部分,在妇产科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习惯上称之为“子宫肌瘤微创介入治疗”。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是子宫肌瘤的首选疗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四年前成立全国首家妇产医学介入诊疗中心,已经对500余名妇女成功地实施了子宫肌瘤微创介入治疗,98.3%的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
武汉查处金刚片等14种假劣药品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对14种假劣药品进行了查处。
这些假劣药品是擅自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金刚片(西安威信制药有限公司)、升阳助根增长片(安徽蒙城福利食品厂)、威哥王极品强力片(内蒙古图日保健品厂)、蓝霸三鞭粒(广西贺州市悦邦医药保健品公司)、藏版旺根胶囊(西安光大药业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神源茶(山西省侯马和顺堂药业有限公司)、龙禧胶囊(中日合资陕西康乐实业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蒙茸胶囊(内蒙古健元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过微生物限度的七味培根再造丸(青海丹增藏药有限公司)、肝得灵片(吉林省郑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回春通淋胶囊(吉林省沈辉药业有限公司);性状不符合规定的胃肠舒胶囊(衡阳华富制药有限公司)、壮骨酒(湖北中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武汉第五制药厂));装量有差异的安神胶囊(吉林省四平市康复制药厂)。
小骨窗微创治疗脑出血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孙为民教授等,通过对近200 位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证实,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方法,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严重威胁健康的常见病。手术可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但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仍有争议。河北医大 三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们,通过多年临床研究,确定了“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所谓超早期,是指在发病后7小时内手术。其优点是在脑组织未完全受损之前,尽快手术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减轻水肿。如果术中发现脑组织轻度肿胀,可以尽快清除血肿,使脑组织肿胀明显减轻,术后意识恢复也相对较快。
我国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获突破
一名出生仅5天、体重仅3公斤濒临死亡的新生儿,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接受了高难度的大动脉调转术获得成功,新生儿恢复顺利。
据资料检索,这是福建省年龄最小的婴儿心脏手术,国内也不多见。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大突破。
这类手术是目前世界上心脏手术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国内文献记载仅有几家大医院完成了1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曾成功为出生21天、30天婴儿做过心脏手术,有较好的手术基础。
口腔粘膜代替角膜上皮 移植手术在日本获得成功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最近成功地用口腔粘膜代替角膜上皮进行移植,接受手术的9名患者中,有8人的视力得到改善。
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京都府立医科大学中村隆宏、木下茂等研究人员,试验把患者本人的口腔粘膜经过培养后代替角膜上皮进行移植,既保证治疗及时,又很少引起排异反应。
中村等从10至80岁不等的9名患者口腔内取出两毫米见方的粘膜,放在子宫羊膜上进行培养约2到3周时间,生成3 厘米见方的膜。把这种膜代替角膜上皮给患者移植一周后,除了1人因并发症失败外,其余8人的视力都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