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婴儿啼哭,你能听懂吗

作者:洪昭毅




  当婴儿呱呱坠地时,他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他向世界宣告的语言。从那时起,婴儿就懂得怎样表达情绪了。愉快时,婴儿会安静不动或安然入睡,代表吃饱、睡足、身体舒服等生理上的满足;一旦不愉快或饥饿、疼痛、寒冷时,则常常会用啼哭来表示。
  ● 婴儿的啼哭相当于成人的语言,其内容十分丰富。如果年轻的父母不用心听,恐怕难懂他的意思。
  ● 啼哭时伴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反应淡漠,或者哭声尖锐,哭声突然发作且伴有痛苦表情时,妈妈得考虑婴儿可能生病了,需及时去医院诊治。不过,日常中婴儿大多数啼哭,并不都是生病了,而是生理性需要,这并不都需要看医生。
  ● 饿了,啼哭声常常带有乞求感。如果我们用手指轻轻碰婴儿的面颊,他便会立刻转过头来,同时出现吸吮动作。这时是他想告诉你:“妈妈,该喂我奶了。”
  ● 在睡醒时或刚吃完奶时便啼哭,且哭时无泪,多半是尿布湿了。他在提醒你:“快快给我换尿布!”
  ● 啼哭时头部不停地左右转动,这是他在说:“我要你抱一抱”。只要有人拍拍他,他的哭声便会嘎然停止。
  ● 过冷或过热时会哭闹不休。妈妈可以摸摸他的手脚,如果较冷,说明该给孩子适当添加衣物;摸摸孩子的头颈,如果汗津津的,则表示孩子太热,应适当减些衣服。
  ● 口渴了,也会啼哭,这时孩子往往嘴唇较干燥,尤其是在夏天。妈妈只要喂些水,他便乖乖地不再吵你。
  ● 当衣服上有异物(如别针)刺痛或被虫咬时,孩子会大哭。妈妈可得仔细检查他的内衣或皮肤,然后采取措施。
  ● 缺钙(佝偻病)引起啼哭。这样的孩子白天惹人喜爱,晚上却哭闹不休。缺钙后会引起肌肉酸痛,所以导致婴儿夜惊。这种情况只要及时补充些维生素D和钙剂便能解决。
  ● 个别孩子夜哭是由于蛲虫病所致。孩子入睡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蛲虫从肛门口爬出来产卵,会使孩子感到奇痒难忍。父母只要把小屁股掰开,便能看见像白纱线样的蛲虫。这种情况,只要给孩子吃些肠虫清便可解决问题。
  ● 习惯半夜吃一顿奶的孩子,只要到了时间便哭吵不宁。这时妈妈只要把他抱起,喂饱后就不哭了。
  ● 睡前没有吃饱,到了半夜要哭。针对这种情况,最好在临睡前给孩子加一顿奶糊(米粉加奶粉),孩子吃饱后便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 有些婴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还不够完善,正常的生活规律尚未建立,对白天黑夜没有时间概念,白天呼呼大睡,晚上戏耍不止或哭吵不宁,这是因为生物钟搞错了。对这种“夜啼郎”,在排除前述饥饿、缺钙、蛲虫等疾病后,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把生物钟拨回来。
  晚上不要逗引他,避免使之过度兴奋;在临睡前换上干爽的尿布,并让他尽量吃饱;到了半夜哭吵时,不要把他抱起来哄,只要轻轻拍拍,哼一些小夜曲,便能使他安然入睡。千万不要把他彻底弄醒,否则他会加剧哭吵。白天不要看见婴儿一哭就抱起吃奶,因为喂奶后孩子容易睡觉。孩子白天睡够了,晚上便不想再睡。白天要用声、光等刺激逗引孩子,不要使他睡得太久。如果用这些办法仍无效的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镇静剂,连服1周便能把生物钟拨回来。家长们不必担心,这些小剂量镇静剂不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
  ● 有个别孩子明明己经吃饱睡足,而且衣着温暖,但还是莫名其妙地啼哭不已。这是另一种饥饿的现象,称为“皮肤饥饿”。孩子是希望大人爱抚、搂抱和触摸。这时只要大人抱起他,抚摩一下头部或腹部,用眼神或说话逗逗他,婴儿的哭声便会立即停止。这是出于一种爱的要求,多见于6个月到1岁的小儿。
  
  孩子“脾气太好”,家长需提防
  
  啼哭是孩子表达的语言。如果不会用这种语言,即太安静了,父母得引起警惕,因为这种孩子可能会不正常。常见的情况有:
  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这些孩子很少啼哭,平时安静少动,脾气很好,尿布湿了、肚子饿了也不哭;但这些孩子生长速度比平常孩子迟缓,除了不哭以外,还有便秘、下肢水肿,新生儿黄疸期特别长,抬头、独坐、翻身、走路等动作发育较迟,说话也较晚。对这种婴儿,只要能在生后及时治疗,仍然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健康地发育。
  ②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所致,常常会有特殊面容。
  ③除此之外,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智能低下小儿,由于动作和语言发育都比同龄儿迟缓,故常常会给人以十分安静的假象。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安静,最好到医院里做一下发育检查,以便及时作出诊断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