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完美男人”的自恋情结
作者:汤世明
到单位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领导和同事们都很佩服我的能力,倒着追求我的女孩子也不少,这样的日子的确很好。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眼里,学历、能力、素质、收入、长相……我几乎就是完美的,很难找到我的缺点,我无懈可击!
在几乎所有人看来,我是如此优秀、幸福而快乐的一个单身白领。但我明白,只有事业上的成就才是我所有优秀品质里最为夺目的亮点。于是,我更沉迷于我的工作。我以为,事业会带给我更多的快乐。
然而,虽然我的业绩节节高升让人羡慕,但我却发现快乐离我越来越远!我学会了忙碌,但到现在我仍然不明白自己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人们眼里的完美的我?我常常想这些问题,我到底是怎么了?我足够优秀了吗?别人怎么看我?……
虽然我对工作和快乐的关系感到困惑,但我想我能行。我必须努力地工作,我不习惯下班,一离开办公室,我就感觉压抑,感觉自己成了小不点,就像被世界挤压着,就要崩溃了。只有在办公室里,只有在工作时,我才能摆脱这种渺小的感觉。我呆在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工作的快乐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我累极了,我感觉自己的精神快要撑不住了……
心理医生点评:
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例。
自恋,即Narcissism,它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有一位名叫纳喀索斯的英俊少年。一天他在碧蓝湖水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竟一见倾心,依依不忍离去,最后茶饭不思憔悴而死。纳喀索斯后来便被心理学家定义为自恋型人格。
从这位白领的自我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看上去的确非常优秀,学历、能力、素质、收入、长相都几近完美——俗话一般称这样的人为“五行僧”。然而由于过于这位“五行僧”过于自爱自信、自高自大,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从他人的称赞或羡慕中获得自己所缺乏的快乐感,从而形成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属于一种边缘性的精神异常。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行为特征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有:①对他人的批评反应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②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③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④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⑤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⑥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⑦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⑧缺乏同情心。⑨有很强的嫉妒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出现上述特征中的5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人格的形成与童年生活和教养方式有关,如人工喂养造成口欲不足、情感和皮肤饥饿等,导致无法满足的欲望、冲动等被压抑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强烈的不自信、不安全感,同时又表现出盲目的自高自大,对自身的能力、素质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有人认为是由于童年期受到过多关注和无原则的赞赏,同时又太少承担责任,太少受到批评与挫折所致。从动机上来看,自恋型人格最基本的动机则是得到别人的赞赏与爱,然而,由于他们的自高自大和对别人的冷漠和藐视,往往使他们得到的却是他们最恐惧的后果——被他人拒绝。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和药物治疗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又可包括行为疗法和施爱与人的情感教育两个方面。
行为疗法:首先要了解自恋人格患者身上所表现出的诸如是否有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总想占有一切,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想有等等退化的婴儿行为。如果有这些“幼稚”行为出现时,应用认知和奖惩疗法来提高不良认识,通过指导者及时批评和鼓励超越自恋,使认知接近实际。
施爱与人:由于自恋者的爱是幼稚、不成熟的爱。通过情感教育,要让患者知道,爱是情感的寄托,人不可能有绝对的完美,人不是因为完美而可爱。一定要学会爱别人,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加以欣赏,方可做到重视别人、关心别人,自身的自恋症状才会逐渐减轻。
药物治疗:自恋者嫉妒心强烈,常有过激行为或产生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适当地应用抗抑郁剂或抗焦虑剂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