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0期

老伴走了,他的心也去了

作者:严丽霞




  当儿子刘叙跨进家门的时候,屋里没有一点生机,许多家具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父亲刘国林正目光呆滞地坐在屋角的沙发上,手里抱着父亲当年为母亲拍的那张工作照。看到这样的情形,刘叙的心都碎了:母亲的离去给父亲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无论在儿女,还是在同事朋友的心目中,刘国林和梅芳的婚姻,都是幸福美满的象征。
  刘国林是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时,学中文的他,被分在一家纺织厂,领导看他文章写得不错,就安排在厂办公室搞宣传。
  而梅芳呢,因家庭经济困难,高中没毕业,就进纺织厂当工人。她在家排行老大,是个勤劳懂事的姑娘。进厂后,梅芳手勤嘴也甜,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师傅,师傅也打心眼里喜欢她,还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绝活,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不出三个月,梅芳就能单独上挡车了。无疑,在同时进厂的女工中,她是最出类拔萃的。
  到了年底,她被评为厂里的劳动模范。厂宣传干事刘国林挎着相机,来为她拍了工作照。
  当梅芳那张头戴白帽、腰系白围兜的大照片,挂在劳模橱窗时,立刻成为厂里职工注意的焦点。特别是那群还没结婚的小伙子,上下班时、吃饭时,一齐围在她的照片前,啧啧称赞道:“哇!真好看啊,当劳模太可惜了,她应该去拍电影当明星。”
  于是,一向默默无闻、循规蹈矩的梅芳,成了全厂职工注目的焦点:老年职工热心向她介绍自己的儿子,争着想娶她为儿媳;青年小伙子也不甘落后,今天这个递情书,明天那个送电影票,弄得梅芳没法招架,只好以年龄小为由,婉拒了所有的追求者。直到刘国林也给她递电影票时,她才红着脸接受了。因为,早在上次拍照片时,一颗爱情的种子,就已在她心中播下了。自古佳人爱才子,梅芳也不例外,虽然,刘国林是顶着“鸡屎分子”、“臭老九”的帽子来厂里改造,但他的才气和人品征服了她。
  相爱结婚后,梅芳那张曾挂在厂橱窗的“劳模照”,被挂在他们的新房。因为,这不仅是刘国林的“杰作”,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不久,梅芳先后生下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女刘叙和刘言。
  在刘国林受折磨的那段漫长的岁月里,梅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背负沉重的精神和生活压力,挺身而出,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同厄运作斗争。梅芳几乎以自己的全部时间来操劳家务,照料丈夫,抚养子女。她作为一位贤德的妻子,保护着刘国林,关怀着刘国林,带给刘国林的是温暖、信心和希望。刘国林后来逢人便说,要不是梅芳的照顾,我早就撑不下去了,我的下半辈子是梅芳给我的。
  像所有的幸福家庭一样,他们不仅夫妻恩爱,儿女也特别孝顺懂事。刘叙和刘言大学毕业后,都南下深圳,并在那成家立业了。
  退休后的刘国林和梅芳,也到深圳去探望过儿女。尽管,儿女们很想父母能在深圳长住,但那里快节奏的生活和无人交流的寂寞,让他们很不适应,很快,他们就患上了“思乡病”。三个月后,他们不顾儿女的挽留,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在他们熟悉的城市里,老两口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一起去公园晨练,和老同事老朋友开心地聊家常,日子过得简单而惬意。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两月前,梅芳在家突然跌倒,不能说话,连半边身子也瘫了。当时,刘国林正在厨房做饭,见此,他连忙扔下手中的活儿,跑过去将倒在地上的梅芳抱起来,放在沙发上仰靠着。愣了一会儿,他才想起打“120”急救。尽管经过多方抢救,梅芳还是因脑溢血在当晚零点去世了。
  当刘叙和刘言闻讯赶来时,只见父亲悲痛欲绝。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后,他们本想带父亲一起回深圳的,但刘国林摇摇头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要在这里陪你们的妈妈。”
  刘叙和刘言见此,只好含泪而去。他们知道,父亲在这个城市,在这所房子里,和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有他们太多的故事和回忆,父亲是不会离开这里的,他们只希望,流逝的时间,来冲淡父亲内心深处的痛苦。
  此后几个月,刘国林一直都沉浸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他常常捧着他们爱情的见证——那幅他为梅芳拍摄的劳模照片。看着她头戴白帽、腰系白围兜,满脸灿烂的笑容,刘国林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过去那一幕幕美好的往事和回忆,像电影画面一样闪现在他的面前,也刺痛了他的心,以至沉湎其中,难以自拔。
  儿女和朋友见他变得如此消沉,很担心,纷纷劝他振作起来,另外找个伴侣。但他一口回绝了,因为,他实在无法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妻子会永远离他而去。
  
  点 评
  
  暮年丧偶,可谓是老年人的一大不幸。虽然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当相濡以沫数十载的爱人突然离去时,其悲痛往往是旁人无法感受的。如果不能解脱出来,健在的老年人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而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强烈的恶性心理刺激超过心理承受能力。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几十年的恩恩爱爱,已心心相印。现在老伴突然离去,这突如其来的、极其悲痛的刺激,如刀割一般,往往会使没有准备的老人精神崩溃。
  内心感到空虚、失望。爱人突然离去,生者失去了心理支持和依靠,觉得孤苦伶仃,导致内心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无助感明显增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心理失衡。夫妻长年相处互敬互爱,心理活动都处于平衡状态。当一方突然离世,生者失去了心理支撑和依托,尤其是老年男子生活适应能力较女性差,心理创伤更大。常可出现退缩、恐惧、紧张、失眠、忧愁等心理不平衡表现。
  老年丧偶后,怎样才能尽快摆脱和缩短因过度悲伤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要充分接受丧偶的现实。应领悟“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应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保重自己的身体,让小辈放心,也让亡者安息。
  转移注意力。应尽可能走出容易触景生情的居室,到社区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可轮流到亲朋好友、子女住处小息一二十天。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以减少痛苦的回忆。
  广泛培养爱好,增加社交活动。这是非常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上公园散步、聊天、小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种花、养鸟、下棋等,不仅能摆脱痛苦,稳定情绪,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交知心朋友,尽快走出丧偶后的心理阴影。
  寻机再觅佳偶。丧偶后最大的苦恼是孤独,找一位贴心的老伴有利于减少孤寂无助感。 许多事实表明,老年人再择佳偶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防治疾病、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点评者:上海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瞿正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