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0期

宝宝秋季腹泻 父母如何应对

作者:程庆民




  六个月大的欢欢突然病倒了。高烧、咳嗽、呕吐一齐降临到欢欢身上。医生说是感冒,用药2天后,刚见好转,却又拉起肚子来,一天就拉了十几次稀水样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见了,脸色苍白,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爸妈又着急又心疼,再次到医院就诊,原来,欢欢得的是“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发病,尤其是出生至1岁的婴儿。发病后,患儿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后出现呕吐和腹泻,腹泻一般为稀水样便,每天约10次以上。
  小儿发生腹泻的原因很多:用了不洁餐具、吃了污染食物,可发生胃肠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外感染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喂哺或添加食物不适当,会影响消化吸收而腹泻;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也会发生稀便。
  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对饮食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但此时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一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对营养素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龄阶段。这时孩子发生腹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及营养缺乏性疾病,从而 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儿科临床上常见的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和生长障碍,相当一部分就是源于婴儿期没有及时治愈的腹泻。
  当婴儿发生腹泻,家长在就诊时应带上少许新鲜的大便,以便能及时化验大便常规,有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
  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往往就是,孩子经过这样的折腾,消耗一定很大,需要赶紧补一补。这个时候,孩子确实需要营养,但若急于进补,给予不适当的饮食,很可能加重病情,延长病程,正所谓“欲速而不达”。但究竟该怎样进食呢?
  
  短暂禁食 根据病情轻重禁食6至12小时,先让孩子的胃肠道“休整”一下。可适量口服5%的葡萄糖液、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英文缩写ORS,药店有售)或米汤(可加入葡萄糖或盐以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调整乳类食品的质和量 大便性状好转的情况下,可进食乳类食品,先淡(脱脂、掺水)后浓,从少量逐步恢复到正常需要量。
  
  添加辅食 病情稳定后可添加辅食,量由少到多,质由稀到稠,品种由单一到多种,逐步添加含各种营养素的食品,如果汁、菜汤、蛋黄、薄粥、婴儿粥(加蛋黄、鱼泥、碎菜、肝泥、肉糜等)。
  
  补充有助止泻的食品 若大便化验为阴性的,可给予焦米汤或焦米粥、酪蛋白液、胡萝卜液和蒸苹果等。
  
  补充营养素 由于腹泻,婴儿大量消耗和丢失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会导致腹泻后活动性佝偻病的发生、皮肤粘膜损害、消化吸收不良等,应补充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鱼肝油等,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若病程较长,食欲不好,有反复腹泻的,补充微量元素锌制剂以及谷氨酰胺制剂,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复。
  
  相关链接
  
  几种止泻食品的制作
  
  焦米汤或焦米粥:将米炒成焦黄色后,每10克加100毫升水即可熬成焦米粥,再用粉碎机加工成焦米汤可喂哺小婴儿。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直接喂粥。米炒后,部分碳化,有助消化并有吸附作用,还有焦香味,患儿容易接受。
  酪蛋白液:按鲜牛奶100毫升,葡萄糖酸钙0.5克的比例,每天2瓶鲜牛奶加入5片葡萄糖酸钙,加热至沸腾,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酪蛋白)与钙结合成絮状物,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加水或米汤200到300毫升粉碎后分2次或3次喂给患儿,止泻效果很好,同时可补充蛋白质。
  胡萝卜液:胡萝卜500克,洗净削皮切块后,加水约1000毫升,煮沸至软,连水碾碎或粉碎,按需分次饮用。富含胡萝卜素,还有番茄红素、挥发性芳香油等,可健胃和促进消化。
  蒸苹果:苹果洗净切成两半,去芯,连皮隔水蒸至酥软,可直接用勺舀喂给患儿。蒸苹果含一定量的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有生津、开胃及止泻等功效,且其味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