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中风失语方(原名复语汤)等

作者:佚名




  方药:菖蒲20克,郁金、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川芎、地龙各15克,葛根30 克,黄芪50克,蒲黄12克。
  加减变化:痰浊壅盛加胆南星、瓜蒌、橘红;便秘加大黄、槟榔、麻子仁;肝火上扰加龙胆草、菊花、钩藤;高血压加珍珠母、磁石、牛膝;肢体麻木加白芍、熟地;阴虚加生地、玄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15~20日。
  主治:中风失语。
  疗效:李强报告63例。基本痊愈20例,显效22例,进步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89%(详见《天津中医》2002年第6期)。
  
  手足癣方
  
  方药:生黄精、生百部、生首乌各24克,苦参、苍术、猪芽皂、土槿皮、大枫子各30克,蛇床子、川椒、明矾各15克。
  用法:水疱型加炉甘石、马齿苋;糜烂型加千里光、一见喜;鳞屑角化型加赤芍、红花,加食醋1.5升,浸1周后,浸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浸后6小时勿沾水。15日为1疗程。禁烟酒、辛辣等品,禁用肥皂、洗衣粉等洗患处。
  主治:手足癣。
  结果:李均展报告212例。痊愈172例,显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11%(详见《中医外治杂志》2002年第5期)。
  
  慢性结肠炎方
  
  方药:川附子30克(先煎),生黄芪、潞党参各20克,焦白术、云茯苓、炒白芍、白头翁各15克,炮姜炭12克,广木香、血竭、云黄连各10克,生甘草3克。
  加减变化:气虚甚黄芪增量,加防风;脾虚寒湿加苍术、炒吴茱萸;肾阳不足加黑固脂、菟丝子;热盛去附子、炮姜炭,加黄芩;湿盛加佩兰、苍术;脓血便加地榆炭、槐花炭;滑泄加赤石脂、蜜炙罂粟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空腹服;15日为1疗程。用1~3个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疗效:明正华报告216例。治愈130例,好转7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37%(详见《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慢性前列腺炎方
  
  方药:生黄芪、土茯苓、薏苡仁各30克,白术、川芎、当归、白芷各12克,党参、白芍、连翘、败酱草、皂角刺各15克,甘草9克。
  加减变化:阳虚甚加附子;小便余沥加益智仁、乌药;痛甚加元胡、川楝子;血精加白茅根、生地;尿路刺激症甚加车前子、木通(木通用量控制在6克以内,最好不用川木通。编者注);腰膝酸软加杜仲、续断;附睾炎加橘核、荔枝核;湿热甚黄芪减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杨海魁报告56例。临床治愈27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详见《新中医》2002年第10期)。
  
  慢性胃炎方
  
  方药:丹参20克,檀香3克,白芍15克,蒲黄、五灵脂、川芎、红花、元胡、砂仁各10克,三七粉(分冲)、木香、生大黄、甘草各6克。
  加减变化:气滞加厚朴、枳壳、丝瓜络;脾虚加炒白术、党参、黄芪;胃热加黄芩、黄连;痛甚丹参增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用1个疗程。
  主治:慢性胃炎。
  疗效:闫勉利报告84例。显效(胀闷痛明显减轻,余症消失;活检示粘膜明显好转)6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详见《新疆中医药》2002第5期)。
  
  痛经方 (原名秦氏舒经饮)
  
  方药:当归15克,川芎、茜草、元胡、甘草各10克,炒白芍20克,吴茱萸、全蝎、姜虫、制川乌各4克,桂枝、广木香各6克。
  用法:红糖为引,每日1剂,水煎服;月经前4日开始,用7日。用2~4个月经周期。
  主治:原发性痛经。
  疗效:鲁献斌报告102例。痊愈85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详见《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第5期)。
  
  便秘方
  
  方药:黄芪30克,银花、白芍、麻仁、肉苁蓉、当归各20克。
  加减变化:燥热甚加芒硝;脾肺气虚甚加党参;气滞甚加木香;肾虚加杜仲、牛膝;阴寒内结加干姜。
  用法:每日1剂,水煎频(5日后,分3次)服。
  主治:中老年习惯性便秘。
  疗效:熊军权报告33例。治愈2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详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第3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方
  
  方药:制附子6克,党参、熟地各15克,黄芪、茯苓各20克,白术12克,甘草5克,淫羊藿、丹参各10克。
  加减变化:阳虚甚加肉桂、鹿角胶、细辛;阳虚水泛加泽泻、薏苡仁等;水气凌心加葶苈子、泽泻等;气虚甚加太子参、五味子;淤血甚加莪术、桃仁、红花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主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疗效:徐小萍报告60例。痊愈44例,显效9例,有效7例(详见《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第4期)
  
  口腔溃疡方 (原名加减泻黄玉女煎)
  
  方药:生石膏24 克,制大黄、生栀子、防风、藿香、麦冬、桔梗各10 克,生甘草、砂仁(后下)各5 克,川黄连4 克,熟地、牛膝、知母各12 克。
  加减变化:舌质干红、苔中剥加南沙参、北沙参、石斛;苔黄腻、尿赤去生石膏、熟地、麦冬,加木通(木通用量控制在6克以内,最好不用毒性较大的川木通。编者注)、淡竹叶、生薏苡仁,便秘、牙龈肿痛加玄明粉、桃仁、丹参、丹皮;腰痛、耳鸣加枸杞子、山萸肉、杜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黄芩30 克,水煎取液250毫升,漱口;每次5分钟,每日3~4次。5日为1疗程。禁辛辣刺激之品。用药在2个月以内。
  主治:口腔溃疡。
  疗效:路其云报告56例。治愈46例,好转8例,无效2例(详见《实用中医杂志》2002年第11期)。
  
  痤疮方 (原名加减仙方活命饮)
  
  方药:金银花25克,黄芩、皂角刺各12克,防风、白芷、赤芍、桃仁、天花粉各9 克,当归尾、陈皮、贝母、穿山甲(先煎)、甘草各6 克。
  用法: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并用颠倒散洗剂(硫磺、生大黄各7.5 克,共研细末,加石灰水100毫升),外搽患处,每日2~3次(注意防止药水进眼,以免引起角膜损伤,影响视力。编者注)。
  主治:痤疮。
  疗效:李娟报告39例。显效(皮损基本消退,无新疹)24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92.31%(详见《北京中医》2002年第6期)。
  
  眩晕方(原名加味通窍活血汤)
  
  方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各10克,丹参、山楂各15克。
  加减变化:肝阳上扰型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白蒺藜;痰浊中阴型加半夏、白术、茯苓、泽泻、葛根、菖蒲、陈皮;气虚血淤型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白芍、茯神;肾精不足型加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首乌、寄生、煅磁石;血淤阻络型加当归、枳壳、葛根、石决明。
  用法: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1例,用西比灵5毫克,睡前顿服;维脑路通每日3次,每次0.2克,口服;高血压用降压药。均15日为1疗程。用1~3个疗程,随访半年。
  主治:老年性眩晕。
  结果:茅裕琴报告59例。两组分别痊愈22、4例,显效19、5例,好转14、7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93%、76%,分别复发5、4例(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9期)。
  
  湿疹方(原名三心导赤饮)
  
  方药:连翘心、木通、淡竹叶各6克,栀子心3克,莲子心3~6克,灯心草3扎,生地、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加减变化:渗液多加黄芩、炒黄柏、赤小豆、藿香、茯苓皮;干燥型酌加玄参、蝉蜕;消化不良、大便稀烂者加山药、白术、炒谷芽、炒麦芽。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母乳喂养者其母服2次,患儿服1次。5日为1疗程。用2~3个疗程。
  主治:婴儿湿疹。
  疗效:陈金兰报告80例。显效(皮损消退)44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详见《辽宁中医杂志》2002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