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糖尿病认识6误区

作者:李启富




  由于糖尿病基本知识宣传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人在得了2型糖尿病多年之后,仍然对糖尿病存在种种认识误区。以下是6个比较常见、危害较大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引起的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影响了对血糖的调节,出现了血糖增高。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吃糖多”无明显关系。不过,糖尿病患者最好还是不吃或少吃糖为好,因为糖果、蜂蜜等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迅速增高,不利于稳定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以根治
  
  有些人患糖尿病后,盲目迷信一些所谓“祖传秘方”、“专治糖尿病”、“糖尿病可以根治,服药几月包好”等广告宣传,结果落得人财两空。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可以完全控制。有部分病情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必服药,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就能够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即使病情较重者,只要坚持正确的、长期的治疗,同样可以健康长寿。
  
  患糖尿病后要少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等症状,这使某些患者认为,患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非常错误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可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多饮水,特别是在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时,更应多饮水,此时若饮水困难,应及时到医院输液。
  
  没有不适感觉,不必治疗
  
  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没有明显不适,很多人只在偶然体检中发现有糖尿病;因没有不适症状,所以有些患者认为没有必要积极治疗。这也是非常错误的。较长时间的血糖升高,尽管没有不适症状,但有的已经造成对血管、神经的损害,早期治疗能够阻止或延缓损害的发生、恶化。若高血糖长期得不到纠正,必将导致心、肾、脑等全身器官功能损害,而这些病变是不可逆的,到那时医生也束手无策。所以,一经发现患有糖尿病,不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时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双亲中有患糖尿病者、中老年人、缺乏运动者,尤其要加强监测、早期诊断。
  
  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好
  
  吃得太少,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平衡需要,必将损害健康。至于每天进食量多少才合适,应由医师、护士根据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来估算。科学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进餐定时定量,多食蔬菜,避免油腻,少量水果。
  
  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社会有一种流行的、愚昧的说法就是“胰岛素成瘾”,造成许多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其实,胰岛素是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的一种激素,体内胰岛素不足,就会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是机体必需的激素,它不同于一般概念的激素(如强的松)。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是补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存在“上瘾”的可能。事实上,不少病情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感冒、发烧、肺炎等疾病控制后,可换为口服降糖药治疗。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旅游时也可短期停用胰岛素治疗,改用口服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