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4大中国传统养生法之静神养生法

作者:张国玺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具有诸多流派,这些流派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体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因而比较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从本期起,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张国玺教授将系统地为我们讲述这4种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静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求得健康长寿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身体自然健康。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体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导致各种疾病。据统计,性格急躁的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性格平和的人群高2~3倍,死亡率高7倍!此外,抑郁的情绪还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
  所以,静神养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主要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两个方面的内容。
  
  神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中所言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神志养生法,是指通过调节内心世界、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来谋求健康长寿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少私寡欲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意即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无休止的欲望常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清除那些难以得到满足的“贪欲”,才能减少自己精神压力和痛苦。私欲少的人往往淡泊名利,处世豁达,性格开朗,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恬淡虚无,与世无争,自然会精神内守,阴阳平和,气血旺盛,邪无所容,百病不生。
  
  2. 知足常乐
  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是个人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自我调节的结果。如同鱼儿不必羡慕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鸟儿也不必羡慕鱼儿能够在水中遨游一样,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的位置和珍惜已得的东西,不必整日去羡慕别人。
  有很多东西是别人拥有而你得不到的,但同样有很多东西是你拥有而别人不可能得到的。想想自己拥有而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吧,你就会感到满足和幸福,心神自然清静;反之,如果你总是去想别人拥有而你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感到不幸,心神自然就不宁静了。
  善于满足自己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生活及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人,心情通常会很愉快。常常感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和欢乐的人,怎么会不健康长寿呢?
  不过,善于满足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善于满足是要求我们不要整天沉迷于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满足现状,积极进取”才应该是我们遵循的信条。在满足自己目前生活与工作现状的同时,还要保持上进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3.心胸豁达
  心胸豁达的人很容易营造出和睦的家庭气氛,获得亲密的朋友关系,于人于己都十分有益。
  那么,怎样才算是心胸豁达呢?处理家庭问题和生活琐事上应豁达大度;夫妻之间要注重感情、淡化道理,强调优点、忽视缺点,忘记过去、重视现在,在生活的琐事上“难得糊涂”。对子女只提供建议和帮助,不包办代替,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朋友之间要远距离看人、近距离看己,这样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持友谊的长久。
  使人心胸豁达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走出小天地,溶入大自然”。
  常常走出家门,去饱览青山绿水,风景名胜,感受大自然中的情趣。花间蝶舞、草上虫鸣、枝头鸟歌、水中鱼游,都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使人有一种脱俗入雅感觉。试想,一个“上观黄山之云海,下望碧海之波涛”,以苍松翠柏为伴,以闲云野鹤为友的人,还可能为日常生活中三瓜二枣的得失而苦恼吗?
  
  4. 多行善事
  古人说的“积德行善”和如今讲的“助人为乐”一样,都是希望人们能贡献出自己的爱心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献数万元以救灾或助学,小者可为迷路人指明道路。善事无论大小,只要行善事者能从助人中体验到快乐,就会有益心身健康。
  
  情志养生法
  
  “情志”,在传统医学中是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养生法,主要是指通过对这些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来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求得健康长寿的方法。
  
  1. 戒骄戒躁
  骄傲者常常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而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好大喜功,做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急躁者不顾及客观现实而急于求成,易于草率从事。由于上述两种人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常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造成内心的痛苦。
  现代医学认为这样有过分抱负的人具有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大声说话、匆忙、好冲动、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特征,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性格平和的人。
  所以,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能力的现实主义者,克服骄躁情绪,顺应自然环境,保持心态平和。这样有助于情志的调养。
  
  2. 善调情绪
  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人内心相应的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平时应该注意修身养性,以舒畅情志,保持稳定的情绪。
  人的思维方式对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改变自己不良的思维方式,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用积极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就会去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事件,用不同的认知方式去思维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结论则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心身健康也就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个认识过程与身心健康的重要关系可以用下面的ABCDE公式来说明:
  A+B=C→D→E。
  A=事件,B=认知方式,C=结论,D=情绪,E=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担心大儿子晒不了盐,晴天她担心小儿子卖不了伞,所以老太太经常生病。后来,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是个有福气的人,天天有钱赚——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身体也健康了。
  这个例子说明悲观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因素可以引起疾病,但反过来,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因素也可以防治疾病。因此,积极乐观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健康颇有好处。
  
  3. 避生“三气”
  所谓“三气”,即是指闲气、怨气和闷气。
  何谓生“闲气”?就是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而生气,如平时买东西时遇到缺斤短两的事情、家庭生活中的小是小非问题等,都是没有必要生的闲气。
  其次要免生怨气。不要总是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这样难免总抱怨一些人或事,甚至心生怨恨之气。
  第三要免生闷气。如果感到有令自己不悦的事情要及时说出来,以求得到解决或化解,不要憋在心里生气。三气之中生闷气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最大,较长时间地生闷气,有可能引起心脏病和肿瘤等较为严重的疾病。
  静神养生法的关键是要学会追求幸福,但不同的人对幸福二字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位女作家到西藏的一个边远地区去体验生活,住在当地一个藏族同胞的家里。当她了解到女主人从未走出过这片土地时,便为自己能够走南闯北而感到幸福,同时也为女主人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感到悲哀。但当作家与女主人谈到自己经常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时间很少时,女主人连声说可怜、可怜——其实女主人当时也为自己有个饱暖安定的家而感到幸福,为女作家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感到悲伤。
  幸福是一种个人情感上的主观印象,以上这个例子就是因为女主人和女作家对幸福的标准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卡耐基说:“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所以,要用自己的标准去理解幸福,而不要套用别人的标准而干扰自己的幸福观: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营造幸福,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这才是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良好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