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心肺复苏 抓住关键的4分钟

作者:费国忠




   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维维安·福突然离去的一幕还近在眼前,悲剧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菲律宾外长布拉斯·奥普莱在从东京前往曼谷的途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迅速离开人间;年仅24岁的匈牙利足球运动员费赫尔,又倒在了球场上……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任何原因均可使人们的心脏停止跳动,导致死亡的发生。当心跳停止时,及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则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所谓猝死,即一个表面看来似乎很健康的人,突然地、意想不到地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事实上,这种突然发病的患者大多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而在院前急救的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发病后1小时内便死亡。还有一种更为凶险的急症,病人于发病后立即死亡,医学上称之谓即刻死,使人猝不及防。就发病和死亡形式看,以上这些均属于猝死。
  
  ● 如何判断猝死的发生
   要准确判断猝死的发生,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判断该病人的意识,可通过叫喊、拍打肩膀、刺激其人中穴等方法(图1),若无任何反应,则该病人很可能已发生猝死,至少已发生了昏迷。
   然后,将病人作为一整体放平,可通过触摸病人的颈动脉(在喉结旁2厘米处,图2),以及检查有无呼吸等方式加以确定,如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且病人脸色苍白,即可确定病人发生了猝死,在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 关键的4分钟
   病人发生猝死后,心跳、呼吸即停止,脑组织内所剩余的能量(ATP)极其有限,这时便被称为临床死亡,但此时常还能维持4分钟。现代医学证明,凡猝死病人在最初4分钟内能及时获得正确的心肺复苏,则43%的病人可获救;如4~6分钟内开始急救,则10%的病人可救活;超过6分钟才急救,只有4%的病人可救活;若超过10分钟才开始急救,则很少生回。
   如果超过了4分钟,病人的脑组织往往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进入真正的死亡期,医学上称为生物学死亡。据统计,目前上海市院前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呼救至救护车到达病人身边的平均时间)为10~12分钟。所以,只有现场第一目击者正确施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将急救的接力棒及时传递给救护人员,猝死者才有生还的希望。
  
  ● 心肺复苏A、B、C
   急救者应将病人平卧于木板或水泥地上,跪于病人一侧,与其肩平行,进行如下操作:
   A:打开气道 由于猝死者舌根坠落,已堵塞了气道入口处,故应立即打开病人的气道。国际上通用仰头举颏法,即急救者用一手小鱼际肌置于病人前额上,用力往下压,另一手食中指放置病人下颏部用力向上抬,使其舌根上举,从而使气道开放(图3)。
  
   B:人工呼吸 急救者与病人进行口对口密封式吹气(图4)。只要每次吹气能使病人的胸腹部上举,则病人肺部可获得足够氧气量。每分钟吹气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600~800毫升。吹气时胸腹部上举,则说明气体已进入病人肺内,吹气有效;相反,吹气失败,这时应重新调整病人体位,再次吹气或清理病人气道内异物。
   C:胸外心脏按压 通过此步骤,将进入病人肺内的氧气,通过流动的血液送至大脑和其他脏器,当血液挤到急需氧的脑组织,可以防止脑细胞的损伤和坏死。急救者一手掌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后一手掌根放在病人胸骨的中下1/3处,注意双上肢绷直,然后垂直往下压,按压时要用腰部的力量,深度为3.5~4.5厘米,每分钟80~100次(图5)。
   如急救者只有一人,则以15∶2的比例进行,即每15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予2次口对口吹气;如急救者有两人,则以5∶1的比例进行,即每5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予1次口对口吹气。目前,国际上提出心肺复苏术将统一为15∶2的方式进行,急救操作不应间断,直到救护车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