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糖尿病护肾之要:查尿白蛋白

作者:张家庆




   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影响预后的是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其中之一。
  肾作为内脏器官,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它有没有病呢?很简单,那就是检查尿啊。尿常规检查中有一项是查尿蛋白,如果尿蛋白呈阳性,则说明肾可能有病。但引起尿蛋白呈阳性的病较多,要一一排除其他肾病后,才能确认是糖尿病肾病。而这时查出,略有些晚了,因为治疗较困难。要更早一些发现糖尿病肾病,则应查尿白蛋白(MAU)。
  
  为什么要查尿白蛋白
  
  白蛋白是蛋白质中一种比较小的分子。这种小分子刚好能从肾小球中漏出,说明得病不久。正常人尿白蛋白应在每日29毫克以下,若达到每日30~299毫克,则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若每日排出量超过300毫克,则称为临床白蛋白尿,此阶段肾病已进展。
  要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现主张每年查一次尿白蛋白。尿中白蛋白的量少,不容易测定,目前准确率较高的是放射免疫法,但只有大医院能做。近年国外开展了专门的尿白蛋白试纸,但测出的是白蛋白在尿中的浓度。当人喝水多或喝水少时,都会影响白蛋白的浓度,所以试纸测的值仅供参考。
  此外,尿中白蛋白的量,可因运动、血糖急剧升高、尿路感染、血压高、心力衰竭、急性发热等原因而暂时升高,故应定期复查。如果两三次复查的尿白蛋白每日都在30~299毫克,说明患者已有微量白蛋白尿,应开始治疗。
  
  微量白蛋白尿比例有多高
  
  糖尿病患者中有多少人有微量白蛋白尿呢?
  2003年6月到9月,美国“德安”首次研究对多个国家3.2万例以上的2型糖尿病人进行了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研究结果是,40%的人有微量白蛋白尿。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者都会进展为尿毒症者。据报道,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如不治疗,每年会增加10%~20%的临床白蛋白尿;约10年后,会有20%~40%的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进展为临床白蛋白尿。此后,肾功能减退的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在20年中,只有不到20%的人会发展成尿毒症。此外,在老年患者中,心脑大血管病的死亡率更高,不少患者还没有发展成为尿毒症,就已被心脑血管病夺去了生命。
  
  治疗紧抓逆转期
  
  一般情况下,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会有这样的情况:在尿常规检查中,尿中无蛋白,且肾功能也良好,肾区感觉并无任何不适,于是从节约钱方面考虑,就放弃治疗。
  这种行为或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美国要花那么多钱在全世界进行那么大规模的研究呢?那是因为患者有微量白蛋白尿时,有办法治疗,可使病情好转,预后较好;当患者发展到临床白蛋白尿时,治疗就困难些;如果进一步出现尿蛋白,肾功能减退,就更难治疗;再后来进展为尿毒症时,就不可能使病情逆转了。发展到尿毒症时,只能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这时期的治疗,不但患者十分痛苦,而且费用也数以万计,远远超过查尿白蛋白的费用了。
  所以,从长远来看,抓住微量白蛋白尿阶段这个可逆转期治疗糖尿病肾病,是非常重要的。
  
  微量白蛋白尿怎样治疗
  
  发现尿白蛋白后,我们就得通过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使用等手段,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从根本上消灭病因。这里重点提一下用药和饮食问题。
  在用药方面,近年比较重视的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这两类药本来是用于治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如合并有高血压时,应选用它;即使没有高血压,有微量白蛋白尿时,也可以用,尤其是后者。
  在饮食上,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曾有人主张蛋白质减少到每日每千克体重0.6克,不过目前一般主张推荐成人摄入量,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8克为宜。其中优质蛋白应占20%以上,以蛋类、牛奶、瘦肉为主,不宜摄入过多豆制品。除此以外,有高血压者应限饮食中钠及磷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