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前列腺增生方(等6则)

作者:佚名




  前列腺增生方(方名皂药粉)
  方药:皂矾、黄药子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用法:上药研成极细粉末,调匀,每次取混合粉约2克置于脐眼中,上覆毛巾,然后取温水逐步从毛巾上缓缓向脐中滴入,使皂矾、黄药子徐徐从脐部融化,吸收。
  主治:前列腺增生症,适合小便淋沥不尽、尿色黄赤、尿后尿道口灼热、口干多饮、舌质红、苔黄、脉快者。
  附注:一般施治后半小时开始排尿,若半小时后仍无排尿,可重复使用2~3次即可排尿。(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第2期)
  
  慢性胃炎方(方名龙胆公英汤)
  方药: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敛阴生津。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疗效:观察31例,治疗3月后,治愈(胃镜复查有改善,活检标本示幽门弯曲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
  (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25卷第10期)
  
  失眠方(方名逍遥散)
  方药: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待其他药即将煎好时再放入)。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失眠。
  疗效:治疗28例,治愈(能获得正常睡眠,入睡快,睡后如常人,2年内未复发)22例;显效(能基本正常入睡,时有睡而易醒现象,但精神饮食如常,1年内未见复发)4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能按时入睡,但睡而不稳,每遇劳累或精神刺激后复发)2例。
  (详见《陕西中医》1993年14卷第5期)
  
  结膜炎方(方名黄柏菊花汤)
   方药:黄柏30克,菊花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明目。
   炮制及用法:加开水500毫升,浸泡2小时,用纱布过滤,外敷或洗涤患眼,每日2次,每次约10分钟。
   主治:结膜炎。
   疗效:治疗126例。结果治愈11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1~2天。
  (详见《新中医》1975年第4期)
  
  足跟痛症方(方名仙人掌方)
  方药:仙人掌适量。
  用法:用刀刮净仙人掌两面的毛刺,剖开一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纱布绷带固定好,12小时后换另半片。或将仙人掌切成大小适宜的片状放于鞋跟处,以便穿上鞋后正对疼痛点。贴敷2天,休息半天,连用2~4周。
  功效:消炎软坚,活血止痛。
  主治:跟痛症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站立、行走时疼痛加剧。
  疗效:治疗26例,运用本方2周后跟痛逐渐消失。
  (详见《江西中医药》1992年第5期)
  
  小儿夏季热方(方名煨地淮附汤)
  方药:熟地6~10克,附子(先煎)6克、山药各6~9克,玉竹、麦冬、葛根各6克,乌梅9克,藿香、黄连各3克,益智仁、桑螵蛸各8克。
  功效:滋阴清热燥湿。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夏季热。
  加减:体虚加枸杞9克,食欲不振加麦芽、山楂各6克。
  疗效:共治疗50例,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次年随访20例,复发5例,症状均比上年轻。
  附注: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又名暑热症,因气温升高而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患儿夏季发热不退,肛温在38.5℃~ 41℃,气候愈闷热,体温愈高,多饮多尿,少汗或无尿。热程长达l~3个月,秋凉后体温可下降。下年可复发,但症状比第一年要轻(方中的附子有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编者注)。
  (详见《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