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曹大妈的腿咋不安

作者:李庆明




   曹大妈今年50岁,家住农村。最近住在城里的女儿打电话回家,问及身体如何时,曹大妈直倒苦水:“没其他大的毛病,白天好好的,就是半夜醒来,双手指发麻,两条腿像有蚂蚁在爬,拍打、揉捏之后要好些。总想走路,如不走,就闷得慌,一定要起床在屋里走来走去,大概走半小时之后才能入睡。唉,最近几天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让我精神不好!”女儿听后担心不已。后在女儿的要求下,曹大妈来到城里检查,被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曹大妈觉得很奇怪,腿也会有不安?
  不安腿综合征是以腿动不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该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下肢多种感觉异常、腿动不宁、躁动不安、痛苦难受、夜间加重为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不安腿综合征多见于老年女性,慢性起病,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是下肢多种感觉异常,一侧或两侧发病,疼痛、酸胀、麻木、发紧,或有蚁行感、虫爬样、灼热不舒、沉重乏力;或似痛非痛,屈伸不利。多在夜间发生或加重,导致患者躁动不安、卧不得宁,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或不停搓腿,摇动身体,捶打患处,莫可名状;或在睡梦中因下肢疼痛而醒,醒后揉按,或可缓解。
  就诊时,患者虽然症状明显,感觉痛苦,但体检时常无异常体征发现。诊断此病,要注意排除器质性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病变,后者有相应的定位体征,并可通过检查找出病变部位。此外,要与红斑性肢痛症区别。红斑性肢痛是以四肢远端阵发性发红、灼痛为主,无其他感觉异常,多见于中青年。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属痹症范畴,与风、寒、湿、气、血密切相关。“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因此,在治疗上可试用“桃红四物汤”,即:当归、川芎各10克,白芍、桃仁、地龙、牛膝各15克,熟地、杜仲各20克,红花6克。每天1剂,水煎服。以活血为法,令其气血充足,筋脉得以濡养,诸症自然消失。
  此外,结合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效果会更好。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体质,这是更为重要的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