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珍爱生命,运离交通伤害

作者:于 瑜 王 奇




  全世界每25秒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1秒有一人受伤。每天,有14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1.5万人以上因此终生残疾,超过3000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0架大型喷气式客机(320座)坠毁。交通事故被称为人类“永不休止的战争”。
  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宣传口号是“道路安全,防患未然”。
  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如此关注道路安全,人们应该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应该怎样远离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我国交通医学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
  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准时来到王正国院士的办公室。见到记者,王院士很客气的招呼着要给我们泡茶,并让我们自己挑选茶叶,他的热情让记者倍感亲切。虽然当天凌晨才从外地赶回来,但王院士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儿疲劳。我们的采访就从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开始——
  
   道路安全与生命健康
  
  和许多读者一样,记者对今年世界卫生日的口号颇感意外,为什么会把道路安全与世界卫生日联系到一起呢?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道路安全与医学、健康和家庭、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王院士告诉记者,“在交通事故中存在着很多健康隐患,一大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不仅是在身体上的致伤、致残甚至致死,而且对车祸中的受害者以及肇事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你说交通安全与健康关系该有多大?”
  “难怪世界卫生组织把交通伤害列为了世界第九大‘疾病负担’!”记者渐渐明白了。
  “不仅如此,据科学预测,到了2020年,交通伤害很有可能超过艾滋病、结核病等,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负担!”深深的担忧写在王院士的脸上,“我国车辆的数量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增长,而道路的建设以及道路管理水平增长,却总是跟不上车辆增加的步伐,所以,交通伤害势必会更加严重。相应地,交通医学一定也会随之迅速发展!”
  作为我国交通医学的奠基人,王正国院士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但“交通医学”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很新的名词,有的人甚至从未听说。
  看到记者有些疑惑的眼光,王院士耐心地讲起了交通医学的内容:“交通医学是研究交通事故发生规律和交通伤防治的学科,主要指公路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伤残或伤亡。”他说,其实简单地讲,与一切交通相关的医学方面的问题都是交通医学涉及的问题。
  “原来交通医学也并不像想象中的深奥。那么,哪些人最容易受到交通伤害呢?”
  听到这个问题,王院士站起身来,在他身后两个“巨大”的书柜中,拿出一本书,并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摆在记者的面前。原来,这一页上便记载着关于交通伤害人群年龄的统计:“据调查显示,男性、老人和儿童,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儿童发生交通伤害的几率最高。你们看,青壮年成为了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受害者。在受害人群中,21岁到40岁之间的就占了57%左右,而其中又以26岁到30岁的最多,这无疑是社会财富很大的一笔损失,所以,减少交通伤害,势在必行!”
  
   现场救治,时间就是生命
  
  在交通伤害中,哪些部位受到的伤害最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但王正国院士显然对记者的这个提法有异议,他纠正道:“实际上,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人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受伤,而且都有可能受到很严重的伤害以致死亡。”
  “原来是这样,那么,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积极的自救和互救是否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王正国院士微微一笑,表示赞同。
  “那现场急救时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记者追问道。
  “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止血。”王院士回答得毫不含糊,“车祸发生后,人们常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使呼吸道阻塞,应该尽可能地使呼吸道通畅,如果情况危急,甚至可以用粗针、小刀的刀尖等立即进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使其通畅。虽然粗针、小刀等可能含有很多细菌、可能引发感染,但这时应牢记‘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因为任何伤害都比不上挽救生命更重要!往往就是那么几分钟,就能从死神手上夺回一条生命。”
  “失血休克也是造成车祸死亡的一大原因,如果发现出血,应该立即用手紧紧压迫出血部位,争取救援时间。此外,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呼救也是在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研究表明,伤员如果能在伤后5分钟内给予止血等救命性措施,30分钟内给予医疗急救,则18%~25%伤者的生命可因此得到挽救或避免致残。”
  
   交通伤害,防患于未然
  
  “现场救治固然重要,但减少交通伤害,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预防。”王正国院士十分肯定地说道,“这是因为,交通伤害不同于许多一般的疾病,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们就不难理解,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要把‘道路安全,防患未然’作为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了吧。”
  “那究竟该怎样预防交通伤害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王院士先给记者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一次,王院士坐车去机场,当轿车行驶在机场大道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轿车像“蛇行”一般前行。他连忙问司机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年轻的司机告诉他,昨天晚上一夜没睡,刚才实在太困,可能睡着了!王院士惊出了一身冷汗,开车竟然会睡着,太难以想象了!
  现在谈起这件事,王院士还心有余悸地称自己是“拣”了一条命回来!“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出,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除了疲劳驾驶之外,像不系安全带、酒后驾驶、超速、追尾、驾驶时打电话……都是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的典型体现,都是引起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王院士补充道,“但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是人们可以控制的!例如,有1/4的车祸致死者是被抛出车外所致,而使用安全带可使死亡率降低13%~55%。所以说,交通伤害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能够很好地预防的!”
  “要做到这些,其实最终都是归结到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上。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就是防患于未然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王院士总结道。
  “除了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外,我国对驾驶者的年龄以及身体的疾病状况有没有什么规定呢?”
  谈到这个问题时,王院士略微思考了一下,他说:“根据我国国情,驾驶者的年龄被限制在70岁以下;至于哪些慢性病病人不能驾驶,目前国际上都还没有明确规定,不过现在一些相关组织也正试图制定一些相关规定。除了痴呆以及四肢残疾的人明显不适合驾驶外,心血管、糖尿病等病人驾驶汽车时,也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所以,有这些疾病的人必须定期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以确保驾驶安全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您自己驾车吗?您是怎样注意交通安全的?”听到这儿,王正国院士笑了笑,说道:“我不驾车,而且如果条件允许,我都尽量选择最安全的位置!”说到这里,王院士似乎有点“得意”。
  原来车上位置的安全程度也有不同,记者连忙请教。王院士解释道:“驾驶员的位置比较危险,但由于出现险情时总是驾驶员最先察觉,出于人的本能,他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保护动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位置又是相对安全的。而副驾驶的位置(即司机旁边)则最危险,它是后排位置危险程度的3倍。而驾驶员后面的这个位置,由于与驾驶员在同侧,又在后排,所以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
  原来位置与安全有这么多学问!记者不禁感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除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外,当属交通伤害了。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但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却是我们能预防的。”王正国院士感慨道。其实,在采访的过程中,王院士一直在强调交通伤害和交通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观点。为此,王正国院士对本刊大力提倡并致力于大众健康(预防)教育的做法很赞赏,就在我们的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他还欣然提笔为本刊题词,“注意交通安全,远离交通伤害”几个刚劲有力的题词,映照出王院士对本刊读者的拳拳期望之情和深深挚爱之心。
  
  专家简介:
  王正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主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车祸预防与创伤控制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及交通伤学组组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获美国国际军事医学最高奖-Michael DeBakey国际军医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和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发表论文21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2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