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
作者:任天池 耿俊英
陈大爷因为出现左侧上下肢瘫痪,不能起立,被送往医院治疗。检查后发现他不仅左上下肢不能活动,而且口角向右歪斜,语言对答不太流利,舌体也歪斜,血压高达170/110毫米汞柱。是典型的中风偏瘫(中医称为中经络)。医生给他用了一个古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3次温服,并配以体针治疗。吃了12剂后,陈大爷的舌体不歪了,左上肢可抬举过头,手虽然无力,但却能握持物体,下肢可在搀扶下行走,血压降为140/90毫米汞柱。又继续服用10剂后,他的左上下肢又能运动自如,甚至可以自理生活。陈大爷愈后,逢人就说这古方好。这位医生开给陈大爷的古方就是——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一书。其歌诀是“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淤滞用桃红”。
方药: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去土)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正气亏虚,脉络淤阻,筋脉肌肉失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舌苔白,脉缓。
补阳还五汤是古今治疗缺血性中风及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常用方。它之所以能成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名方,除了临床疗效较好以外,还因其制方理论独到。在清代王清任之前,古人对中风半身不遂多以风、火、痰、湿论之,而王清任认为亏损元气是半身不遂的本源,要治半身不遂必须补气活血通络。由此,丰富了中医对中风理论的认识,确定了其对中风治疗的思路和方剂。此方的组成,不仅反映了王清任的这种思想,也很符合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即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之意; “血为气母”,即血能载气。故气与血密不可分。方中气药与血药主次分明:黄芪为补气药,是主药,其用量数倍于其他诸药;而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红为活血化淤通络药,与黄芪相辅相成,共显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学也证实,此方确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强心,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因此,对于中风病人,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就能有效治疗其后遗症。
根据补阳还五汤的作用原理,以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目前临床上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或针灸等疗法治疗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颅内手术后遗症、颅脑外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高血压性肢麻、跛行、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肾炎、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及突发性耳聋等病症。而黄芪的用量,专家主张从小量开始,一般是30~60克,然后再逐渐加大剂量。
不过,补阳还五汤主要还是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和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如果初得半身不遂的人,服用本方可酌情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防风;如已病三两个月,在用补阳还五汤之前,曾用寒凉药物过多,则需在本方上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需加党参12~15克。如果与西药、针灸等疗法配合应用,疗效会更好。并且,治愈后还应该坚持服药,以免复发。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应忌用。
本方对瘫痪过久,病情严重的人,虽然不能治愈,但可防止病情加重。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大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扳不直,脚弧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