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疑病症:飘在老人心头的阴云
作者:肖世富
听了老人的诉说,我明白老人患了疑病症。疑病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有疑病症者往往主动求医,尽管临床检查无患病的客观证据,但仍不能消除疑虑,甚至不相信医师,表现绝望。青壮年与老年人均可出现疑病症状,但45岁以后更多见。国外的调查显示,内科病例中,约有3%~5%为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通常对躯体某部位的敏感性增加,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并不自觉地夸大或曲解,作为患严重疾病的证据。虽然客观检查并没有相应的阳性结果,但各种躯体不适感却是客观存在的,给老人带来的痛苦是也真实的。因此患者对自己患有臆想中的疾病坚信不疑,焦虑烦燥、抑郁低落,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失眠,进食减少,怀疑医生的解释。就这样,疑病症成为飘在老人心头的一片阴云,长期困扰着老人孱弱的心理。
病因:多思善虑,过分敏感
疑病症的起病原因与性格、个人经历、现实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性格是重要的发病基础,患疑病症的老年人就性格来看多为敏感、谨慎、多疑、主观、固执,凡事要求十全十美。部分男性患者病前有强迫性格,有的女性患者会有些歇斯底里性格特点,如易受暗示、自恋、对躯体过分关注等。具有上述性格特点的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道听途说或医学科普文章上的某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进而表现出过分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
疑病症的发生有时与早年经历有关,如在童年时缺乏关爱、亲人意外死亡等,这些不幸经历对患者造成了心理创伤,到老年时也有可能引发疑病。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目睹亲朋好友生病或者死于某种疾病这样的事件逐渐增多,常在探望病友或赴丧后也觉得身体不适,渐渐发展到疑病。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医源性的,如医生不恰当的语言、态度或行为引起患者的疑虑。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常常引起无用或无助感。有的老人配偶去世,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如果子女工作忙碌或分离,如像现在社会上的很多“空巢”老人,会更加感到孤独。本文开头提到的老人,就是在独生女儿移民后,感到自己生活没人照顾或受到遗弃,从而诱发疑病症。
治疗:心理调节驱散阴云
对于疑病症患者的治疗,心理调节最为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是疑病者的共同特征,所以老年人应做到:
(1)首先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和别人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活,增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养花、钓鱼、下棋、绘画等。
(2)其次,乐观、开朗、自信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克服疑病症。疑病症患者遇事往往过多地考虑悲观或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为此,疑病症患者要做到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动调节自我的心理不适,充分肯定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要多回忆过往的愉快往事,回味当时的幸福体验,多设想今后美好的生活,不要让过去的痛苦和不幸笼罩和掩盖自己。
(3)正确看待生死,善于自我解脱。生老病死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能决定的,它是一种自然规律。人要善于解脱自己,持超然的态度,只有这样,才会消除疑病的紧张心理。
(4)学习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每天起床时,可对自己进行暗示说:“检查证明我没有躯体疾病,我只是无病呻吟、庸人自扰而已”。这几个方面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在心理上消除疑病的顾虑。
作为疑病老人的亲属或照料者,首先要注意的是对疑病老人的态度,在充分理解他们痛苦的同时,尽量说服老人停止不必要的检查,以免强化其病态行为,同时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负担。其次,要帮助老人转移注意力,鼓励老人自己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第三,循序渐进地进行暗示,如让患者进行慢走或身体锻炼,并予以耐心的鼓励,让老人发觉自己的身体在好转中。总之不能让患者过多地依赖他人,过度的依赖会使老人增加无用感和失败感。
严重的疑病症患者需要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会和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帮助患者寻找疾病根源,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且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催眠及暗示治疗等。 必要时还可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辅助睡眠的药物等,一般都有比较好的疗效,使患者最终摆脱疑病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