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养生益寿文摘
作者:佚名
医书上记载过按摩耳穴能治耳鸣的方法。只要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按摩,每次10分钟,耳鸣现象便可基本消除,听力也会大有改善,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梳头抹耳法 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廓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为1次,连续梳抹108次。
掩耳鸣鼓法 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共击108次。
掌心震耳法 双掌心分别贴紧双耳,再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108次。
过顶提耳法 先右臂弯曲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108次。再换左手提拉右耳,也拉108次。此动作对肩周炎也有防治作用。
双手拉耳法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共拉108次。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共搓108次。
按摩时,根据自己的耐受力,适当掌握速度和压力。每节做完后局部有发热感最好。若耳廓有红肿或炎症时,不可做耳部按摩。
(摘自《养生月刊》文/张德荣)
骨质增生患者宜多行关节运动
骨质增生在中老年人中相当普遍。据资料统计,5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高达90%。骨刺可长在颈、肩、腰、腿等多处骨关节上,可出现头晕、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制等多种症状。
运动医学家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患骨刺的较少,原因是运动时肌肉的新陈代谢旺盛,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可比平时增加20~50倍,使肌肉、骨骼能获得更多的养料,所以经常进行关节运动是防治骨刺的最佳办法。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较适宜关节运动的项目是广播操、自编操、太极拳,也可选择游泳、打乒乓球等,但应持之以恒。 (摘自《家庭医生报》文/袁秉)
世上最好的运动——步行
古往今来,经过长期的比较,人们终于发现,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
这种步行锻炼,当然不是逍遥散步那样缓慢,而是要求一定的速度,通过较快速度的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锻炼效果,所以称为“快走锻炼”。什么速度合适呢?一般分为中速快走和快速快走。中速每分钟保持80~90步,快速则应在每分钟100步以上。一天总量6000步左右,大约需要1小时。对于体弱有病者,只宜选择中速,时间也相应缩短,老弱多病则以缓慢散步最好。
为什么步行锻炼,有助于健康,有益于长寿呢?
第一,步行是一项最为安全有效的运动。不仅能使腿脚的血脉流畅,而且可以畅通全身气血,使五脏六腑都得到更好的濡养。通过双腿肌肉有节奏的收缩舒张,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还能促进骨骼、消化、呼吸、神经各个系统的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加强抗病能力。
第二,步行又是一种怡情愉悦的妙法,是一种极富乐趣的休闲。无论在城市林阴大道或在山野田间快走,都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头顶蓝天灿烂的阳光,脚踏平整坚实的大地,眼观沿途风景,耳听自己深匀的呼吸,双脚很有节奏地向前走去,多么自在,多么惬意。与亲朋家人相约一道快走锻炼,这份亲情友谊,更能增添锻炼的情趣,经常体验这种欢愉之情,自然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摘自《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主编/马有度)
老人久坐会伤身
“人老腿先衰”这话一点也不假,位于大腿和小腿间的膝关节是人体比较容易老化的部位,人进入老年后行动不是很灵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膝关节发生了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如果长时间坐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打牌或下棋,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因此,老年朋友在打牌或下棋时一定不要坐得太久,且要注意腿部的保暖,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儿,活动一下膝关节,或用手按摩一下膝关节,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平时还应坚持做适当的下蹲、起立交替的活动,还可以将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同一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再换另一膝盖,经常练习能疏通血脉,对防治膝关节过早僵硬大有裨益。
对于那些稍微坐一会儿就容易出现腿脚发麻的人,可以经常做做甩腿运动,具体方法是: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抬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也伸直,两脚轮换甩动,重复50~80次为宜。
(摘自《北京青年报》文/庄乾竹)
倒走可消除腰背痛
倒走又称反走健身法,即人向后走,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大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手握拳,四指握住大拇指,手臂轻轻地前后摆动,走100步后向后转,再走100步。呼吸采取口吐四口气(四拍)、鼻吸三口气(三拍)方式。另外,可以在倒走的同时,有节奏地用双手敲打腰部,左一下右一下。倒走最好在清晨进行,晚间不妥,主要是因为光线昏暗不安全。在室内进行也可以,但应开窗,使空气流通。此项运动有时可马上使腰痛感减轻,但要持之以恒。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罗玉菊)
常在花间走 活到九十九
民间有“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保健谚语。研究发现,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往往很少得癌症,而且平均寿命比一般人长。花卉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外,或浓或淡的花香还是一剂保健良药,使人怡情、醒脑、安神和祛病。如水仙花含丁香油酚、苯甲醛等挥发油,常闻可祛风除热;芍药花含芍药甙等,其气味有助于平抑肝阳,缓和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杜鹃花含花色甙、黄醇酮类,是缓解老年支气管炎的天然“保健品”;茉莉花芳香化浊,有助开窍,其气味能减轻头晕、目眩、头痛、鼻塞等症;菊花含有龙脑等挥发性香物,对头痛、头晕者有益……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不妨去花园里走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会让你的忧愁与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置身于花的世界里,你既可尽情欣赏花的色、香、韵、姿,感受鲜花的清幽与高雅,体味生活的温馨与愉悦,又能在幽幽的花香中享受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编者注:对花粉过敏者应慎重)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呼吸到脐 寿与天齐
呼吸通常可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又称为上肺呼吸,是一种浅呼吸。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时,人们易处于兴奋,甚至精神紧张的状态。腹式呼吸也称为横膈膜呼吸,是一种深呼吸。一些研究显示,腹式呼吸能使人体放松,使脉搏、血压稳定,养生法中就有“呼吸到脐,寿与天齐”之说。所以,多练习腹式呼吸,可以让身体获得充足的氧气,能有效舒解压力,促进健康。
做胸式呼吸时,只能使肺的中部和上部充气,肺的底端却没有完全运动。做腹式呼吸时,腹部鼓起,会让位于肺部下方的横膈膜下降,使肺的底部大量充气。吐气时肚子往内缩,使横膈膜上升,压缩肺部,挤出里面的空气。这种使用横膈膜的呼吸法,可给肺部充足的氧气,让人精力充沛。
腹式呼吸正确的做法是:以舒适姿势站立或坐着、躺着,自然放松肩膀,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肚皮鼓出,气吸到最饱满时,再缓慢地用鼻子呼气,肚皮放松,肚脐同时向内缩,使腹部凹下去,如此反复练习。刚开始练习时可将双手放在胸部,腹部隆起时,胸部不要跟着起伏,久了就能抓到诀窍。睡前练一练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晓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