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土豆巧治打针结块
作者:周胜来 唐汉钧
湖南省汉寿县 周胜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唐汉钧教授:
周胜来读者来信提到用土豆外敷注射部位结块,并且在“第2天结块就消除了”,这是利用了土豆消炎止痛解毒的功能。据有关资料记载:土豆性味甘平,能消炎、止痛、解毒,外用可治疗轻度烫伤、腮腺炎轻度肿胀、小儿水痘等病;土豆汁(去皮,切碎榨汁即成)有温胃散寒、消炎通便止痛的功能,内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脘腹疼痛、慢性胆囊炎、习惯性便秘等病。
不过要指出的是,土豆外敷只对于轻的炎症有消退作用。打针(肌肉注射)后引起的臀部肌肉结肿,中医称为“针毒”,它主要是由于局部注射药液不能被吸收消散或有局部感染而引起的,严重时可引起局部肌肉发生脓肿。用土豆外敷仅仅适用于较轻的注射后的炎性结块,如果用了1~2天不见好转,还是应该到医院诊疗,如果已形成脓肿,还需要切开引流。
至于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在临床也是常见的,严重的可引起浅静脉炎性栓塞,其表现为沿着注射静脉分布的条索状硬肿,伴有皮肤红肿疼痛,3~5天后转成青紫条索,而用土豆外敷亦仅仅适合静脉炎的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