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让悲剧不再重演

作者:钟芸诗 姚礼庆




  2004年11月21日,年仅21岁的清华大学学生张春鸣因患大肠癌与世长辞。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他曾因腹泻至少4次到校医院看病,但始终被诊断为肠炎,直到他自费到北医三院就诊时,才发现已是肠癌晚期。张春鸣的去世,留给他的亲人、同学和老师的是无尽的遗憾。我们在为张春鸣的离去感到悲哀的同时,想到的却是如何——
  谈及大肠癌,人们总会不自主地和老年人挂上勾。殊不知,青年人大肠癌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有一项统计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国外,年龄小于30岁的人患大肠癌占大肠癌总数的1.08%,而我国却高达12.1%。青年人大肠癌因为具有以下特点,给及时治疗带来了难度。
  
  7大特点
  
  1.早期诊断率很低。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已经在中晚期的患者占了50%~80%,而20岁以下的患者,一旦确诊,几乎全部是中晚期。
  2.恶性程度高。一般说来,分化越差的癌症恶性程度越高。而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占了50%~60%,这一数据是老年患者的3~6倍;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黏液腺癌占了80%~90%。
  3.疼痛症状突出,易出血。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约40%左右的患者是以腹痛为第一表现的。至于出血,大多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会当作痔疮治疗很长一段时间,造成病情的延误。
  4.女性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比例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确诊的女性青年大肠癌中,卵巢转移率高达12%,而且有1/3患者是以卵巢肿瘤来院就诊的,有的甚至等到卵巢肿瘤手术以后,通过病理检查发现为转移性腺癌,才重新寻找原发灶。
  5.确诊时间长。一般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从有不适症状到经检查被确诊,整个时间约为5~10个月,直接导致了病情的延误。
  6.误诊率高。一般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高达78.5%。其中有很多原因,如医生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而未做进一步检查;只注重症状,缺乏对病史的细致了解和全面分析;过分考虑年龄因素,缺乏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和应有的警惕等等。
  7.预后差。青年人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16.7%~17.8%。与老年人相比,预后更差。
  
  “三大法宝”合力阻击病魔
  
  要想早期诊断大肠癌,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摒弃侥幸心理,不要以为“大肠癌好发于老年人”而掉以轻心,应该提高警惕,切勿以年龄作为一种疾病的判断基准。一旦有大便异常、出血,不管年龄大小,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直肠指检、钡剂灌肠和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疾病的“三大法宝”。直肠指检如果触及坚硬凹凸不平的包块,就要考虑直肠癌;而钡剂灌肠如发现钡剂缺损,就要考虑直肠内有占位性病变。
  但总的说来,结肠镜检查才是目前诊断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它充分利用内窥镜的优势,不仅能准确直观地发现癌变部位,还可以直接取出病变组织,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癌症的分型,为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有利证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结肠镜检查都有一种惧怕心理。随着无痛内镜的发展,人们对结肠镜检查的接受程度已大大提高。相信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遍使用,早期诊断青年人大肠癌将不再是一个“梦想”。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一定能提高青年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