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老人再婚 牵手健康

作者:本刊编辑部




  北京大学老龄健康和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教授研究指出,老人拥有完满的婚姻是提高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部分。婚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对7000名居民长达9年的研究证实,孤独或夫妻长期不和的人容易衰老。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孤独生活的男性要少活12年,女性要少活5年。有人对我国的长寿者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由此可见,独身老人再婚,摆脱孤独,对他们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为让大家都来关心、帮助独身老人再婚,本刊特推出本期特别策划——
  
  指导专家:郝麦收 天津社会科学院老年再婚问题专家、教授
   王浩 重庆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30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另一项调查表明,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的达35%。
  衣食无忧,内心孤独,儿女双全,无人交流,这就是很多城市丧偶老人的处境。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子女没有时间照看家里的老人,老人与自己子女的感情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特别是已丧偶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中有种道不出的孤独。不少丧偶老人有再找老伴的念头,以便在生活上互相照看和关心。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对再婚虽心向往之,却只能望而却步。面对城市里的丧偶老人,你知道他们孤独、寂寞吗?你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吗?你知道再婚对老人身心健康有些什么意义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部分家庭,采访了有关专家。
  
  丧偶使老人痛苦深重
  
  如今,老年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城市人口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7岁,60岁的老人如果丧偶,可能要独自度过20年的漫长岁月。
  老周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4年前,他的妻子被查出得了肝癌,半年后便撒手而去。老两口有3个子女,都已成家。老伴在世的时候,他们和大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虽然和孩子们不免有些磕磕绊绊,但老两口相互安慰着倒也非常快乐。老伴去世以后,老周再也没了笑容。他很少和人交往,总是一个人独处。现在老周比以前苍老了许多,表情也略显呆滞。衣食无忧,内心孤独,儿女双全,无人交流,这就是很多城市丧偶老人的处境。
  69岁的陈老伯原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老先生嗜书如命,整天手不释卷,一日三餐、日常家务都由老伴料理。前年,老伴病逝,老先生一下没了依靠,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午饭由女儿做好送来,早晚两顿只能去街上凑合着吃点。走进老人的家里,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大概是很长时间没有收拾,偌大一个家显得十分凌乱。客厅里那株发财树的叶子已快落尽,只剩光秃秃的枝干。丧偶给老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不便,精神上的打击更是深重。
  据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北京约有47万名老年人身边没有伴侣,其中44万人是因为丧偶,其他则是因为离异和未婚等。
  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老年人丧偶的比例为23.4%,未婚和离婚人口比例均为1%左右。在过着独身生活的老年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在丧偶的44万名老年人中,丧偶女性是丧偶男性的2.6倍。
  
  婚姻状态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伴侣和婚姻生活对于老年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北京大学老龄健康和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教授研究指出,老人拥有完满的婚姻是高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部分。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婚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退休引起老年人社会角色中断和部分社会关系的丧失,另一方面家庭规模不断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使得伴侣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因而伴侣和婚姻生活对于老年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动物界有很多动物伴侣同生共死,比如鸳鸯,死去伴侣之后也会很快死去。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在人类同样存在,处于居丧期(配偶于近期故去)的老年人,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对7000名居民长达9年的研究证实,孤独或夫妻长期不和的人容易衰老。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孤独生活的男性要少活12年,女性要少活5年。有人对我国的长寿者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夫妻恩爱能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恶性情绪的刺激,机体能分泌出大量对健康有益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相反,人孤独时,则易使内分泌功能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久之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老人再婚是有益的。那么,老人生理上是否也适合结婚呢?有些人认为“无欲则长寿”,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著名性学家、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主任医师马晓年指出,性欲也是人的本能之一,如同食欲一样。既然食欲受压制会影响健康,为什么性欲受压制反而会有益健康呢?事实上,研究结果表明,衰老并不意味着性欲和获得性高潮能力的丧失,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到70岁仍可以每月有一至两次性生活。当然,纵欲过度无论对青年还是老年,都同样是有害的。
  各国的研究结果都证明,婚姻满足感可以帮助老年人加强对生活的信心。统计学方面有这样的结论:具有亲密婚姻关系的老年人,更容易排除抑郁感。尤其是老年男子,无论年轻时多么活跃,到了老年,反而不喜欢社交,而常常倾向于把妻子当作惟一的伴侣。幸福的婚姻,对人的健康和长寿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再婚帮助丧偶老人消除孤独、增强自信
  
  现代医学主张丧偶老人再婚,认为这可以缓解丧偶带来的刺激和孤独感,使破碎的心灵得到补偿。
  72岁的老胡原是某大型企业高级工程师,妻子不久前去世,小女儿接父亲与自己一起住,同时提出给父亲找个老伴,但老人坚决不同意。为了表明自己能独立生活,老胡毅然回到自己家一个人过。开始还硬撑着,后来就越发难过,知根知底的另一半离开,自己几十年的习惯被打破了,呆在家里像掉了魂似的,出门又不知到哪里去好,孤独和惆怅的感觉就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时时抽打着他的心,产生对生活的恐惧,吃不好,睡不安稳,健康的身体日渐衰弱。想起女儿的提议,找个老伴的想法油然而生。
  像老胡一样,许多老人再婚的动机多半也是解决离异或丧偶后产生的孤独感、失落感,为填补内心的空虚,解决情感生活所为。
  俗话说: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天津社会科学院老年再婚问题专家郝麦收教授认为,再婚可以有效地帮助丧偶老人消除孤独感和增加自信心,对丧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利。过去,老人平均寿命较低,丧偶老人自己单独生活的时间较短,再婚的需求并不突出。但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同时,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比以往大为改善,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性下降,此外,由于生育率持续下降,使许多老人已没有照料子女的“任务”,生活独立性增强,老人再婚的需求越来越大。
  
  老人再婚的心理困惑
  
  由于子女、财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老人想说再婚不容易。最近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有再婚意愿的达37.6%,付诸行动的只有6.9%。
  在一些丧偶老人的内心深处,“从一而终”的思想根深蒂固,觉得找新老伴是离经叛道。有一位62岁的老人,丧偶已经10年了。以前的同事觉得她一个人很孤单,想给她介绍一个老伴,老人死活不同意,她说:“我不是不想找,我也知道有个人说话我能有意思点,可是这么多年我都过来了,怎么也不能坏了自己的名声,让人说三道四。反正日子也不多了,一个人凑合着过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