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白虎汤
作者:任天池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
方药:石膏1斤,碎、棉裹,知母6两,甘草2两,炙,粳米6合。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
主治:阳明热盛,或气分热证。症见高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有人将其概括为“四大”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有力。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以原方为基础,现代参考剂量为:石膏(碾碎,用棉裹)30克,知母9克,炙甘草3克,粳米9克。用适量水煎至米熟,形成米汤,将滓去掉,分3次温服。
清热泻火 解热退烧
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那白虎汤为什么可以如此迅速地解热退烧呢?这主要因为它奠定和遵循了治疗里热实证的治疗原则——清热泻火。白虎汤虽然只有4味药,却互相配合,在充分体现了中医配伍特色的基础上,成为清热泻火的经典名方。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味苦、甘,性寒,质润,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石膏、知母相须为用,相得益彰,使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力更强。甘草和粳米养胃生津,既有益于止渴除烦,又可防大寒之药伤胃。四药配伍严密,同时起到清热泻火、生津除烦作用。
据临床报道,本方加减主要用于治疗高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大叶性肺炎、流感、肠伤寒、夏季热等疾病过程中临床表现出属于伤寒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证者。临床用时很少保持原方不动,常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药味。一般来说,治疗外感热病,常加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等等。
另外,用本方加减,在治疗糖尿病上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外感热病,当推白虎汤
古代研究外感热病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张仲景为首的伤寒学派,另一派是以叶天士为首的温病学派。伤寒温病两大学派由于辨证论治的理论不同,对于同样的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它们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证侯名称:伤寒学派称之为阳明热证,温病学派称之为气分热证。虽然名称不同,但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都用白虎汤来治疗,将其视为治疗热病的经典名方,并在白虎汤基础上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变化出很多名方。如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治疗汗多、脉大无力、津气皆伤者;又如,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阴两伤之时的竹叶石膏汤(《伤寒论》),亦可视为由白虎汤变化而来,将白虎汤中的知母去掉,加人参、麦冬、半夏、竹叶而成,由大寒之剂变为清补之方。
另外,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白虎承气汤(《通俗伤寒论》)、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柴胡白虎汤(《医宗金鉴》)、清疹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等,都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使用注意】白虎汤确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发热都是本方的适应症。表邪未解,或里热未盛,或并非阳明实热者,皆在禁用之例。如果发热有以下几种情况时,不得使用白虎汤:
脉浮弦而细(轻按既感觉到脉搏跳动,且脉搏紧绷如按琴弦者为浮弦脉。编者注)/脉沉/不渴/不出汗
总之,白虎汤如果使用得当,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立即变成灾祸。因此,使用白虎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编辑/李衍jtyyliy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