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美国:发布中风康复新指南等

作者:佚名




  
  美国:发布中风康复新指南
  美国两家权威机构,心脏病学会和中风学会发布新的中风后康复指南,认为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得益于早期开始、协同、多学科评价和干预,最好有家庭的参与。
  新的指南建议:当中风诊断成立,应尽可能早地开始康复治疗;康复应该在中风单元或者康复单位开始,并应有心理医生,内科医生、护士,理疗师、语言训练和运动治疗师等组成的团队协同工作;重症中风患者需要在设备完善的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在确定中风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采取措施预防再次中风;患者应该设法步行一定的距离(约16米/天)并应用抗凝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编者:中风重在预防,但是一旦发生,则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睡眠不足对超负荷工作者造成的损害与饮酒相当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道,在模拟驾驶实验中,连续工作的受试者有与饮酒者相似的慢反应时间、注意力分散、相对大的作业错误和撞车率等。研究人员分析研究了医务人员连续工作后的神经行为表现,建议建立减轻睡眠不足、疲劳危害的对策;在制定工作时间表时考虑睡眠不足的危险。
  编者:请像杜绝酗酒一样防止睡眠不足。
  
  心衰初始治疗新方案
  科学家在欧洲心脏病协会2005年学术会上报告说,最新的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在院外接受治疗、年龄超过65岁、有轻到中度心衰症状和左心室射血功能受到损害的心衰患者,可以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开始治疗。
  以往慢性心力衰竭首先接受ACEI作为初始治疗,然后开始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可以获得与ACEI同样的疗效,二者联合使用也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同时说,对于呼吸短促,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而言,减慢心率的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未必明智。
  编者:心衰的治疗又多了一种办法,但患者不可盲目应用,而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治疗哮喘的新药物有望问世
  研究发现重症哮喘患者体内的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比普通哮喘患者高得多,根据这一发现开发的药物,可以阻断α-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
  患者经皮注射了这种药物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虽然这种药物进入市场仍有一段道路要走,但专家认为,这种药物开辟了治疗重症哮喘的新途径。
  编者:希望这种药物早日进入市场。
  
  部分出血性中风可以预防
  美国中风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在比较研究了18~49岁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后认为,以下因素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吸烟,以及每天喝两次酒、每天喝5杯含咖啡因的饮料,使用含有咖啡因的药物等。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戒烟限酒是预防出血性中风的有效措施。
  编者:预防有办法,关键在行动。
  
  代谢综合征不是独立疾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不久前联合发表声明称,对代谢综合征应进行更深入的评价,并对代谢综合征目前的定义以及是否确实是一个“综合征”提出了质疑。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心血管病及其并发症,并造成死亡。由于它与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有关,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代谢综合征”,甚至有人更是将代谢综合征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诊断和治疗。
  联合声明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目前代谢综合征缺乏明确的定义,临床应用混乱,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声明指出,在没有达成代谢综合征的共识之前,不应该对患者进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也不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美国糖尿病学会科学和医学部主任Kahn说:“诊断代谢综合征将会诱导患者误认为,他们又患上了一种特殊的疾病。”
  编者:对于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都应该同等地给予重视,而不应只是过度地关注代谢综合征。由于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进行治疗。
  
  ■ 第三军医大新桥医院
  脑瘫患儿也应重视智商和情商的培养
  本刊讯(通讯员 李春梅) 日前,记者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了解到,现在很多家长和康复工作者在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只注重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智力和情绪能力的培养。
  专家称,脑瘫患儿的康复不仅包括运动功能的康复,还包括促进智力开发和情商发展等方面。 据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脑损伤康复研究示范培训基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介绍,脑瘫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主要存在的是运动障碍,与“痴呆”根本不同。
  痴呆是一种人类常见的染色体畸变,主要特征是智力低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而脑瘫患儿特别是手足徐动型脑瘫,多数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甚至更高。因此,那些放弃脑瘫患儿智力培养的做法应坚决杜绝。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成功施行国内首例动脉瘤切除+心脏移植手术
  本刊讯(通讯员 张中桥)笔者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外科为一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大血管动脉瘤的患者,成功施行了动脉瘤切除加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日前已康复出院。据介绍,该例手术为国内第一例动脉瘤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脏移植手术。
  据专家介绍,动脉瘤随时都有破裂出血致死的危险,同时合并肺部、肝脏重度损害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死亡率也极高。患者住院后,院方为其制定了周密而合理的诊疗计划。尽管心脏移植已经是西京医院的常规手术,但是动脉瘤合并扩张性心肌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经过多次反复的术前会诊和讨论,由科主任易定华教授亲自主刀,将病变的主动脉瘤、心脏切除后进行了心脏移植。
  
  ■山东省立医院
  微创矫治脊柱侧凸
  本刊讯(通讯员 高国起)一名患有僵硬性脊柱侧凸达11年之久的山东省寿光市25岁男青年王锋,日前在山东省立医院脊柱外科孙健民副教授及其助手蒋振松博士的治疗下,采用胸腔镜前路松解术,结合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下的僵硬性脊柱侧凸矫治术。
  由于采用胸腔镜下的微创技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侧凸明显矫正,外观显著改善,腰背痛症状消失,而且患者身高增长了6厘米,且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其家长对矫治效果十分满意。据孙健民副教授介绍,传统前路松解术切口长,并发症多,患者痛苦重,术后恢复慢。应用胸腔镜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目前已成为脊柱侧凸治疗的发展方向。
  该创新术式的成功,标志着山东省立医院脊柱外科在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上,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已达到业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