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编辑在线:本刊专家团又添名家等

作者:佚名




  本刊专家团又添名家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钟南山教授和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原理事长、博士生导师顾景范教授,相继加入本刊专家团。两位我国业界顶尖专家的加盟,标志着本刊的办刊宗旨和水平获得专家们的进一步肯定,将极大增强本刊在相关专业方面的权威性。
  
  《牛奶》一文被热捧
  本刊今年第2期特别策划《牛奶,到底还能不能喝》一文,自刊载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和诸多媒体的关注。该文不仅被“人民网”、“红网”等多家网站转载,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网——龙源期刊网“文章阅读本周排行榜”上,连续数周稳居前茅,在该网站的“电子期刊本月(2月)排行”中,本刊作为惟一的医药科普杂志排名前十。广东读者陈珊女士来信讲:“我们家长期喝牛奶,看了那篇报道后大家都很担心,可没地方询问到底能不能喝牛奶。多亏《家庭医药》这篇文章,澄清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家庭医药》不人云亦云,为老百姓敢于站出来说话,向您们致敬!”
  
  读者调查开始了
  一年一度的大型读者调查活动正式启动了。这次读者调查活动,除对杂志内容征求意见外,还对杂志的形态以及是否出版下半月刊等重大决策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读者是杂志的上帝,您的需求就是我们办刊的方向和动力。希望读者能踊跃参与,为本刊多提宝贵意见。
  
  来信照登
  为健康投资,值得
  四川达州市东岳乡三桥村何喜贵:我是农业银行的退休职工,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几年来订阅《家庭医药》,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不少医药知识,还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我原先常得感冒、肠胃不适等,用2005年第8期10页《家有藿香正气液》的知识和《中药养生·一罐飘香》第96页预防感冒的方子后,很少感冒了。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就有一切,没有健康就丧失一切。健康投资真是值得。
  去年7月以来,我大力宣传《家庭医药》,这次贵刊“健康大使”入围奖800名中,我榜上有名。贵刊给了我这样高的评价,我确实非常高兴,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宣传发展新订户,为老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再做贡献。收到第1期时,我亲自给这几个订户送去,他们收到杂志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接过书边说谢谢,边开封取书翻阅,然后便是赞不绝口:“好刊物,好杂志,相见恨晚啊。”
  
  
  “在就医选药上少走弯路”讲得好!
  湖南怀化移动通信分公司退休干部李茂环:“《家庭医药》是配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推出的刊物,着重于指导老百姓的就医选药,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看了之后,能在就医选药上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这是今年第1期《家庭医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见该期专稿“《家庭医药》:健康的革命——社长苏中访谈录”)。苏社长讲得好,讲得实在!
  2006年第1期《家庭医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以往在刊末的“编读直通车”栏目提到现在的刊首位置,切实体现了贵刊注重与读者沟通互动的思想。里面的文章都很好,很有指导意义。
  
  
  读者视点
  再别说什么“包治”、“包除根”的话了
  某某卫生室为了招揽回头客,竟打起了“包除根”的招牌,什么“5000元包治腰椎间盘突出,一个月治好5000元,一年治好也5000元”;患者上门一问,就说:“你到我这里就到了终点站啦,我这里专门治疗大医院看不好的病,你看看里间屋还没治疗完,外屋已经围满了病人”……患者到了这种地方,多是求医无门,乍听之下,便盲目认同。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骗人的。
  我行医也有十余年了,还没向患者说过“包治”、“根除”之类的话。从中医理论上讲,人由生到死,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生病是人体被外邪入侵的一种表现,还没有听说有人不得病的,更没有听说有病治好不再犯。就像人出汗一样,天热出汗是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出汗就说明是病态了。
  现在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医院医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意给患者下单治疗,甚至欺骗患者,使得信誉度下降,百姓对此怨声载道。人患了病,心身都受煎熬,作为医生,更应该体谅患者的疾苦,认真负责地为患者服务,不要夸大其词,要给患者讲解此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和理解。不是说“医者父母心”吗?希望所有行医的同行们以后都不要说什么“包治”、“包除根”的话了。(山东 梁新明)
  
  “读者视点”欢迎读者供稿。您可以就最近发生的医药事件发表看法和议论,也可以把您和您的家人在就医选药、生活保健中的遭遇,以及所思所想都给我们说说,让遍布全国的读者朋友体会您的酸辣苦甜,遇到沟沟坎坎的事给老哥、老姐们提个醒,有了高兴的事让大家一起分享。当然,也希望读者在此对杂志的建设提出中肯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