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刘渡舟教授治慢性乙肝经验等

作者:傅延龄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刘渡舟教授治慢性乙肝经验
  □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傅延龄
  
  刘渡舟(1917-2001),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当代著名中医学大师,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张仲景等名医的经典方剂,擅长诊治肝胆病、肾病、脾胃病等多种内科疾病。
  
  刘渡舟教授认为,辨治慢性乙肝,辨气血最为关键。根据临床观察,他将慢性乙肝分为“气分肝炎”和“血分肝炎”,分别创制了柴胡解毒汤和柴胡活络汤。
  气分肝炎基本症状是肝区胀或疼痛、胸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厌油、烦躁、身体困重、不耐劳作、睡眠多、尿黄;舌体大、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脉体挺直而长,如按在绷紧的琴弦上,有弦劲之感,称为弦脉;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称为滑脉)或脉大、脉数;望诊尚可见面生粉刺、面如蒙油垢,或面潮红,或白睛黄赤等征象。
  血分肝炎基本症状是肝区胀或疼痛、身体疲乏、不耐劳作、烦躁、饮食基本正常;舌苔薄腻、舌体不大或见瘦小、脉弦细。有时血分肝炎可以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这是毒邪深伏血分,而不明显地表现于外的缘故。
  柴胡解毒汤由柴胡、茵陈、土茯苓、草河车、凤尾草各15克,黄芩12克,炙甘草8克,土元(即土鳖虫)、茜草各10克等组成。其功效为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用于气分肝炎。
  柴胡活络汤在柴胡解毒汤的基础上再加活血通络、养血和血的当归、白芍、泽兰、红花各10克等组成。用于血分肝炎。
  加减肝区疼痛明显者,合用金铃子散(延胡、川楝子各10克)以疏肝活血止痛;脾气虚大便稀者,加白术、茯苓各10克健脾益气;尿黄明显者,加金钱草30克、虎杖10克;谷丙转氨酶居高不下者,加垂盆草20克;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者,重用土元、茜草各15克;小三阳或大三阳滴度高者可加叶下珠15克。
  (本文作者系刘渡舟教授学术继承人,先后师从我国“伤寒”泰斗李培生教授和刘渡舟教授。)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请专家对验方进行点评,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句话,希望能带给读者更实用的参考。
  
  三七粉治前列腺肥大
  
  三七可研末吞服,也可炖肉食用。一般用量3~6克/次,2次/日。(摘自《当代健康报》)
  点评:前列腺肥大与肾阳虚或下焦淤阻有关,下焦淤阻型患者可单用三七散淤、消肿、止痛。
  
  夜卧出汗食疗方
  
  取鲜桑叶烘干碾为细粉末。每次取粉末10克,连同大米粥1小碗约100克,饭前20分钟调服,早晚各服1次,连服3日。(摘自《老年日报》)
  点评:上方及服法出自元代《丹溪心法》,近代秦伯末、颜德馨二位名医也颇推崇单味桑叶治盗汗(夜卧出汗,醒来自止)。桑叶有清肺功能,中医有“肺主皮毛”的理论,用桑叶治汗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金银花藤治皮肤瘙痒
  
  用金银花藤,加少许食盐,用水煎,待凉后洗患处(全身痒可用其洗澡),每日3次。(摘自《健康之友》)
  点评:金银花藤(忍冬藤)清热解毒,食盐可消炎杀菌。二味煎洗,能止湿疹、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
  
  治小儿便秘方
  
  取大黄10克,冰片2克,研成极细粉末,取醋适量将粉末调为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上敷脐,12小时换药1次。一般1次可愈。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1~3次。(摘自《健康财富》)
  
  点评:大黄清热通便作用较强,采用敷脐疗法则药效缓和,适用于小儿乳食积滞之便秘(多伴有身热面红、口渴尿赤、纳少呕吐)。
  (点评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