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养生益寿文摘

作者:佚名




  清饮食减肥健身的有效方法是清饮食。善于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少糖多果,少盐多醋,少面多豆,少精多粗,少食多水。
  清思想清思想,就是心境要养到淡静闲适,力拒外物之攻伐。多欲则伤心,清欲则觉身轻。要排除干扰,消除烦恼,求心静;解困境,求乐观;遇忧虑,求豁达;遭辛酸,求舒解。一旦遇到不愉快之事,或潜心于某种爱好,或欣赏美妙的音乐,或到大自然中去享受日光浴、空气浴和清水浴等,都会使思想得到“清洗”,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摘自《中国老年报》文/严双红)
  
  老人注意多护膝
  
  虽说骨关节炎尚不能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但会或多或少给人们带来痛楚和不便。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呢?
  注意保养避免过度负重;注意保暖,不要受冻;定时活动膝关节,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不活动。
  功能锻炼这一点十分重要,原则上以不负重的主动活动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节,仰卧举腿。卧位,两手自然放在体侧,两腿伸直,直腿向上举起,角度可逐渐增大。以后还可在小腿远端绑上沙袋,增加重量练习。
  第二节,蹬空增力。预备姿势同“仰卧举腿”。下肢屈髋屈膝,然后用力向斜上方蹬,并尽量使足尖伸直。
  第三节,侧卧外摆。侧卧,下肢伸直外摆,尽量向上抬起,然后慢慢还原。
  第四节,搓滚舒筋。坐位,患足踏在竹管、圆棒或酒瓶上,前后摆动,带动下方物体滚动,使踝、膝关节做充分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可使膝关节屈伸活动自如,还可预防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于一些膝关节负重的运动,老年人应尽量避免。
  药物治疗选用一些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等,严重时可进行关节腔或痛点封闭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若愚)
  
  老人应警惕清晨生理异常
  
  许多疾病都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老年人如能了解这些症状,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疾病,及时治疗。
  头晕如果晨起头昏沉沉的,或者有头晕症状,提示患者有颈椎骨质增生、血黏度增高等疾病。
  早醒有些老年人在早晨4~5点钟即从睡梦中醒来,睡醒后疲乏无力,且醒后心情一点也不轻松,反而郁闷不快。据临床观察,早醒失眠主要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心理障碍者,尤其抑郁症患者多见。
  浮肿如果老年人在清晨醒后,头面部有明显浮肿,特别是眼睑浮肿,提示患者有肾病或心脏病。
  晨僵晨僵是指清晨醒后,感觉全身关节、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在活动后,关节和肌肉才逐渐伸展开来。一般来说,老年人如果有明显的晨僵,且全身关节活动不灵活,说明有患类风湿、骨关节炎的可能。
  饥饿感有些老年人在凌晨4~5点钟醒来后感到饥饿难忍、心慌不适,还伴有疲惫无力,吃一些食物后,症状可以有所缓解,但仍可有口干舌燥、想喝水的现象,这些症状在吃早饭后逐渐消失。这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如果是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凌晨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服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不妥。
  (摘自《人口导报》文/远东)
  
  动者长寿
  
  人到老年,最怕怠惰、懒散、少动。人的生命主要依赖自身的代谢功能。人体组织的营养补充则依靠血液循环不断供给。只有保障血液畅通,提高代谢进程,方可使身体各部位的养分大体均衡。要达到这一点,就得多动。一动全得,一懒全失。
  动有多种。做广播操是动,打太极拳是动,走路散步是动,舞刀弄剑是动……推而广之,按摩是动,唱歌是动,莳弄花草、做家务是动,甚至读书看报,奋笔疾书也是动。
  动则生。动是灵丹妙药,胜过“十全大补”。世界上最好的药品,只能治一种或几种疾病;最好的补品,也只能滋补身体一个或几个方面;只有运动才能全面增强人的体质。
  谚云:“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而运动可能代替任何药物。”斯言极是!有了运动,生命充满了活力,健康就有了保证,生活就有了乐趣。对患有疾病的人而言,除了谨遵医嘱,从各方面进行调理以外,运动是能够康复的最佳手段或途径。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医学界人士指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如果有决心有毅力,天天运动,且运动得当,那么,病情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动也讲究“量”,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过量了也会走向反面。
  为了健康,为了长寿,老年朋友应该动起来,长期坚持。
  (摘自《老年时报》文/竹林)
  
  “三不看” 妙哉
  
  近日,探望一位八旬老友,发现他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很难看得出有如此高龄。
  当问及怎会人到暮年还如此健康时,他微笑着向我介绍了他的养生要诀——“三不看”,即不往前看,不往后看,也不往左右看。我笑问:“那你看哪里?”他不假思索地答道:“看眼前,想方设法把每一个今天过得开心。”我听后眼前一亮,此招不失为一种“心理养生法。”
  不往前看——老年人如果一味地向前看,看到的是步履蹒跚的衰老,辗转病榻的疾患,形灭神灭的死亡,继而会生出许多悲伤来,更对身体健康不利。
  不往后看——老年人在过去的生活中,身心或多或少受到过一定程度的伤害,在进入心理脆弱的老年期后,如果仍时不时地“回首悲凉”,必然会陷入凄凄然而不能自拔之中,最终危及健康。
  不往左右看——如今在职者工资、福利大多比老年人好,对此老年人要不闻不问心坦然,一看一比,难免会发生忧怨和烦恼,致使身心受损。
  (摘自《新民晚报》文/郑浚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