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我为何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作者:周 矩
小杨
小杨:
从你的来信中看,你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竭症。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是当人们处于职场压力时,自我信任危机的一种临界表现。心理咨询师、教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等是职业枯竭症的高发人群。
同你的感受一样,职业枯竭症的典型表现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感觉自己很少做对事情,易失眠,不易放松,疲惫不堪,没有任何生理原因就感到头晕,对琐碎之事易烦躁等。这些心理和生理反应常常被称为压力反应。当人们出现这些不适时,首先应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身体上找不到任何异常,就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来自职业的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职业压力,会使人感到刺激和挑战,让人的潜能得到较好地发挥;而过强的、持久的压力会破坏人的精神和生理系统,让当事人低估自己,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和行为。压力形成的根源在于,当人们察觉到工作对自我的要求高过自身实际能力时,不能逃避、又无法面对,于是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疾病的种类和寿命的长短,心理素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发展空间和上限。我们无法左右自己工作的环境,但可以控制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但可以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我们不能保证一年能挣上10万年薪,但可以认真去面对工作,年底总能多一些收获;我们无法保证三年内是否能拿到研究生文凭,但只要努力去思考,就会有长进。
改善职场心态的关键在于厚积薄发,充分打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用超出工作要求的能力或经验来面对工作,同时放低过高的期望,以良好的心态逐渐在职场中释放自己的潜能。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职业成长而不是职业枯竭。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周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