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0期

孙宁铨治痛经经验

作者:佚名




  孙宁铨(1923~1991)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江苏吴江人,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在苏州江南医院、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等单位任职。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筹委会主委。长期从事中医妇科研究工作,尤其长于痛经的治疗。
  
  孙宁铨认为,功能性痛经多见于年轻妇女,以实证居多,其中寒证常见于青春期少女。主要病因病机为“受寒、饮冷、入水、淋雨”而致“寒凝气血、气滞血淤”。具体的症状为:经期前后或经期时,小腹阵发性绞痛且冷而重,面部苍白,头面汗出,肢冷不温,周身乏力,腰背酸痛,甚则恶心呕吐,在床上翻滚呻吟;经血颜色黯红或紫暗,月经量先涩少后增多,多时色渐转红,伴大小血块,量多块下则疼痛减轻或缓解。
  对于功能性痛经,孙老治以温通化淤,行气活血。常用药物为:上肉桂(后下)6克或安桂粉1.5克(包吞),红花10克或藏红花1.5~2克,丹参、当归、延胡索、制香附、枳壳、桂枝、山楂、五灵脂(包)、川牛膝、泽泻各10克,葛根12克,乌药、木香、陈皮各6克,小茴香、吴茱萸各3克。以上诸药,孙老常按气血失调之程度及疼痛之轻重,而选用其中9~11味组成药方。
  孙老曾定方观察190余例,服药1~3个月经周期,有效率达87%,随访71例(3~19个月经周期后),痊愈率达77.6%。
  现代研究证明,该方能抑制前列腺素产生,并降低月经血及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水平,从而解除或减轻它对子宫肌的刺激,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近年来,发现该方尚能治“膜样痛经”。中医认为内膜、血块均属淤块,用本方后内膜片可由大化小或碎裂,从而缓解疼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减轻症状、缓解疼痛之效,还可缩小及软化结节,使之逐步吸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易根治。
  编后:本文所指上肉桂即上等肉桂,指肉桂中品质优良者,古书也有称“官桂”,“油桂”。安桂即安南肉桂,是产于越南(旧称安南)的肉桂。安桂粉包吞是指将安桂粉单独包起来,不和其他药混合,也不用水煎,其他药煎好后用药液将安桂粉送下。
  (本刊资料库)
   编辑/余曼 yuman@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