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迷走神经,无法“分离”类风关之痛

作者:本刊编辑部




  2005年,一种宣称可以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术悄然在一些医院开展。这就是“迷走神经分离术”,或称“迷走神经固定术”、“微创免疫平衡术”。虽然名称不一,手术方法都一样,就是在患者的颈部切开一个4~5厘米的口子,对那里的迷走神经进行分离。
  开展这种手术的医院声称,这种手术“国内首创,疗效神奇,安全可靠,一次手术,终身治愈”;“24小时就能减轻疼痛,并且无副作用,不易复发,有效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3.1%”……极有诱惑力的广告,让那些正在遭受疾病煎熬的患者难免怦然心动,纷纷到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接受所谓的“根治术”。然而,手术的结果却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对在洛阳某医院做手术的80多名患者、在沈阳某中医院接受手术的138名患者进行了一一核实。结果是,没有一名患者治愈。相反,却有108人手术后病情加重,3人出现声音嘶哑、失声等残疾!
  医院的广告宣传和治疗结果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们对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疑问。为此,我们咨询了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栗占国教授。
  谈到迷走神经分离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栗教授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栗教授说:“迷走神经的作用在于支配心脏、支气管、胃肠道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没有证据表明迷走神经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但是,有那么多的患者上当,是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真的无药可治,他们才去寻求所谓“医学奇迹”?
  栗教授就此回答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不是无药可治。患者感到疗效不佳,主要是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通过早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西乐葆、美洛昔康等)控制症状,并及时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病情是完全可以得到缓解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
  从栗教授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所谓迷走神经分离治疗类风关,是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临床验证,更没有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治疗方法,患者切不可轻信。如果患上这种疾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根据病情的特点接受个体化用药,使病情及早得到控制。
  为什么那些宣称“疗效神奇”、“一次治愈”之类的东西,总是能大行其道,使不少患者上当爱骗呢?原因有四:一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医院,丧失医德,编造夸大疗效的谎言;二是多数患者缺乏医药常识,给不法医(商)家以可乘之机;三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推波助澜,刊播虚假医疗广告,误导患者;四是医药和工商管理部门监管不力。所以,要避免“迷走神经分离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类骗术的危害,还得采取综合措施才行。作为患者,平时多学习一些医药常识,积累医药知识,才不会被虚假的医疗广告所欺骗。
  编辑/张宇 zhangyu@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