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如此这般的“医药节目”
作者:本刊编辑部
2006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对减肥、丰胸、增高、药品、医疗器械五类电视购物节目实行“禁播”,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大快人心之举。但是,一种更为隐蔽的医药产品(包括一些医院招揽患者)不实宣传方式却仍在悄悄蔓延,这就是频频在一些地方媒体出现的所谓“xx名医之约”之类的医患互动节目。
这类充斥人们眼球的医药节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们通常是以讲座的形式,安排一位主持人、一位或几位“专家”,以某种疾病或药物为主要内容进行所谓的访谈,中间往往还会穿插一些观众提问、热线电话。表面上看,“专家”们可谓“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一:“剧本”
我们经常在广播节目中听到“专家”和“听众”之间好像非常真实的对话,其实都是由专人事先设计好的“剧本”。比如:“患者”先是向“专家”叙述自己身患某种疾病,苦不堪言,多年求医无果。“专家”听后,会根据对方的病情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给出具体寻医问药的建议。
对于“专家”的病因分析,一般人听了会觉得有理有据,有的甚至觉得“一语中的”,殊不知这实际上只是根据热线剧本编排的一出戏而已。最后,“专家”都会落脚到自己推销的药品上。
关键词二:“演员”
无一例外,这类节目都要找一些所谓专家、教授、博导充当“主讲”。然而实际上,据一位电台主持人透露,直播间里大谈医学原理的根本不是什么专家,大多是“冒牌货”,可能是刚从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医院工作人员,有些甚至还是根本不懂医学的职业“演员”。就连打进电话的“听众”或“观众”,也是主办者以10元、20元的报酬雇来的“托儿”。
关键词三:“道具”
为了体现互动性,人们在这类节目中常可看到“接线员”忙碌地接电话的场面。其实,画面中仅有的三四个接线员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根本没有接通电话,电话只是道具。屏幕下方打出的热线号码其实是主办节目的医院的电话,压根不是地方电视台的演播厅电话。另外,主持人念的热线电话或者传真内容是之前设计好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医药科普节目都是骗人的,如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栏目,就办得很好,受到观众的喜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辨别那些不负责任的医药节目呢?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注意:
(1)真专家不会仅凭患者口述就做出明确诊断,说你是某某病,更不会草率推荐某种药物。(2)不法商家常以“买x盒送x盒”等噱头吸引消费者,而专家不是医药销售员,他们不会催促你买药,而是就病开药、有的放矢。(3)不可轻信所谓患友的“现身说法”,说某药如何如何好,这是一般医托的惯用手法。
总之,不管不法商家蒙骗消费者的手法如何花样翻新,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医药常识,骗术总归会被识破。
编辑/张宇 zhangyu@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