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治咳喘名方

作者:李庆业 盛志刚




  中医有不少治疗咳喘的方剂,其中有一些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实践,现在仍在临床中广泛运用。苏子降气丸和定喘汤就是其中的代表。
  苏子降气丸和定喘汤均为治疗咳喘常用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均有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针对的病情也不一样。
  
  方剂档案
  
  ● 苏子降气丸
  来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它是继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后影响最大的一部方书,其中的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证治疗所常用。苏子降气丸就是其中的著名中成药之一。
  组成:紫苏子、半夏各15克,当归3克,甘草10克,前胡、厚朴各5克,肉桂7.5克。制药时需外加生姜2片,大枣1枚,苏叶5片(2克)。
  
  ● 定喘汤
  来源:明朝医家张时彻所著的《摄生众妙方》。此书所列之方,多为医家实践之结晶,属方剂学中之精品,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定喘汤就是其中留传至今的名方之一。
  组成:麻黄、白果(先去壳,砸碎炒黄)、款冬花、桑白皮、半夏各9克,苏子6克,甘草3克,杏仁、黄芩各4.5克。
  注:上述两方的剂量为现代临床常用剂量,为汤剂。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在咳喘发作和缓解期均可服用。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是4周(28副药)为1疗程;只要效果明显就可以继续服用。
  
  选用指南
  
  这两个名方都是治疗咳喘的,但并非所有的咳喘患者都能使用。那该如何选择呢?
  苏子降气丸本方所治喘咳乃属上实下虚之证,喘咳气短为其主要症状。所谓上实,是指痰涎壅盛、上聚于肺,而见喘咳短气,痰涎多而清稀,胸膈满闷,舌苔白滑或白腻;所谓下虚,是指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而致腰痛脚弱,四肢倦怠,肢体浮肿等。
  定喘汤本方所治喘咳多属热证。可见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苏子降气丸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以及一定的抗炎、抗敏作用。此方对免疫系统也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它常被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辨证属痰壅于肺、气机上逆的多种疾病。
  定喘汤具有较好的止咳平喘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本方的平喘作用与方中白果的关系较为直接。此外,定喘汤对一些变态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它多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于痰热蕴肺证的患者。
  
  【注意事项】
  苏子降气丸实热明显的咳喘患者、肾阴虚发热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定喘汤新近外感风寒、内无痰热者,哮喘日久、肺肾阴虚或气虚脉弱者,一般不宜使用本方。此外,方中的白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注意掌握用量和加工方法(先去壳,砸碎炒黄)。
  编辑/余曼 yuman@cpcw.com
  
  小贴士
  您的咳喘属哪种?
  ◇外感风寒所致,表现为:咳嗽气喘,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薄白,脉浮紧(脉搏绷紧,搏动的部位表浅,轻按即可摸到)等。
  ◇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阻于肺所致,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恶寒,口渴,咽喉肿痛,舌红苔黄,脉浮数(脉搏跳得较快,手指轻按即可摸到)等。
  ◇肺热内盛,表现为:呼吸气促,身热不解,鼻翼扇动,汗出,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脉数(脉搏跳得较快)等。
  ◇痰湿阻滞,肺失宣降,表现为:痰多清稀,舌苔白腻,脉弦滑(脉摸上去像琴弦一样,绷得较紧,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等。
  ◇痰热束肺,肺失宣降,表现为:痰黄黏稠,咳之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脉搏跳得较快,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等。
  ◇肺虚久咳,属久病伤肾,肾不纳气,表现为: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四肢厥冷,冷汗不止,舌淡苔白,脉沉微(脉搏轻按不明显,极细而软,甚至若有若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