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脉压增大怎么办

作者:陈国伟




  老张今年72岁,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64岁那年,老张患了高血压,服尼群地平、寿比山,保持低盐饮食,血压还算控制得好。但到了70岁,脉压开始增大,把降压药改为代文(缬沙坦)、欣然(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珍菊降压片,血压却还是控制得不理想。
  每天早上起床时,老张的血压为170/70毫米汞柱,服了降压药,加上3公里的步行锻炼后,血压会降下来;但下午2点血压又逐渐上升到170/70毫米汞柱,又出门步行3公里,血压降为135/65毫米汞柱左右。但第二天早上,血压又升高到170/70毫米汞柱。
  对脉压增大的问题,老张很是烦恼,降了收缩压吧,舒张压也跟着下降。有一次,老张的舒张压降到50毫米汞柱,出现了头晕,这下他可不敢把血压使劲降了。
  
  所谓脉压,是指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即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例如:血压为140/70毫米汞柱时,脉压=140-70=70毫米汞柱。一般来说,脉压大于60毫米汞柱就可认为脉压增大。
  
  老年人血压易波动
  
  老年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脉压增大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与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和血管弹性减弱有关。
  除了脉压增大,老张的血压还有一个特点:一天内血压有较大幅度波动,这与老年人随年龄增大血压调控能力下降有关。脉压增大和一天内血压较大幅度波动都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平稳长效降压是关键
  
  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脉压增大可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一天内血压经常有大幅波动,同样可引起心脑肾的损害。这就是为什么对高血压患者提倡平稳和长效(24小时)降压的原因,而不主张使用短效降压制剂,因后者有可能导致人为的血压波动。
  老年人由于机体处于老化或衰老状态,血压调控能力下降,这是自然规律。因此,要彻底改变上述情况确有一定难度。而且,目前尚无一种降压药只降收缩压而不降舒张压,这就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大的高血压治疗更为棘手。
  
  调整用药,血压达标
  
  根据中国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由于老年人血压降低难度大,往往需要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一般情况下,将收缩压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即可,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按理,患者老张同时患有糖尿病,有条件的话,血压能再降低一些更好,如收缩压降到130毫米汞柱。但在实践中发现,当收缩压降至较低,而舒张压低于50毫米汞柱时,老张却出现头晕现象,这可能与同时存在脑动脉硬化或脑动脉狭窄有关,当舒张压过低时,就出现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头晕眼花。
  因此,建议老张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要关注舒张压不能降得太低,以不低于60毫米汞柱为好。为了达到较平稳持久降压的目的,可在原治疗基础上作些调整,尽量服用长效降压药,如将倍他乐克(美托洛尔)改为1天1次的缓释制剂;适当加用利尿剂(如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但需注意低钾和对糖代谢的影响。必要时可增加代文(缬沙坦)剂量,或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苯那普利、雷米普利等)。总之,把血压控制在约130~150/60毫米汞柱即可。
  编辑/余曼 yuman@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