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人生难得老来静
作者:彭仁春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禅家最讲一个“静”字。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历代前贤,都很注重平静养生。哲学家庄子主张清静养生,认为“一个人如果情绪终日不得安宁,定会百病丛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把调和情态作为“不死之药”来推崇;清代石成金认为“忧愁恼怒,伤人最烈”,他劝导人们要善于顺其自然,保持平静的心态,“凡遇急紧事,我须以安静心应之”,视情绪为一身之宰,把平静养生作为延年益寿之本。
养生学认为,静则神安,神安则精、气皆安,如此养生则寿。老人平静养生,正是顺乎自然的选择。陈立夫老人,曾为避免人事纷争,毅然放弃在台湾的高官厚禄,1950年赴美定居,自办了一个养鸡场。1959年,一位老朋友去他隐居的小镇看望,正碰上陈立夫在掏鸡粪,其时,老人已年过六旬。他就这么自得其乐地过着自食其力的平静生活。陈立夫在平静中赢得了安享天年的福分,老人从容地生活了103个春秋。
确实,人到了晚年,似乎开始大彻大悟,很多想法都来个大转弯。比如少年很上心的金钱、权位、荣誉等,都不那么有心思了,开始向往淡泊,向往平静了。
古人云:“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可见,人老心静才是养生之本。老来养生不只需拥有一片清静的环境,更需心静如水,做到生活安静,待人恬静,处事冷静,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欲不过求,度安静素雅时光,过恬淡闲适生活。
(摘自《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