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网上看病不可取
作者:本刊编辑部
前段时间,小雪感觉自己下身非常痒,还有红斑,她非常害怕,但是又不好意思问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更不好意思去医院检查。听说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看病,小雪便上网查询。
没想到上网一搜索,就搜到许多“在线咨询”、“网上诊断”的网页。据网站上的说明介绍,只要把症状发到网上,在线医生就会诊断回复,并对症开出药方。小雪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既方便,又不会公开自己的病情。于是便在某网站上说明了自己的症状,并留下了电子邮件地址。之后两天,小雪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却发现里面堆满了有关妇科药品和专科医院的广告邮件。小雪这才明白,“网上医院”可不是免费的午餐,反而是把患者当成了“待宰的羔羊”。
“网上医院”谁在看
目前,网上看病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患者先在网上选择看病的医生,之后把详细的病历资料发送到选择大夫的邮箱内,大夫看过之后再以邮件或者电话方式给患者回复;另一种是医生在线,可以通过聊天的形式和患者直接交流。
据记者了解,上网看病的人群主要有三种人。一是图方便、省钱的人。众所周知,现在上大医院看病要挂号、候诊、检查,得到医生诊断后再划价、拿药,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看个病至少也要花去半天时间。而上网咨询则显得方便快捷,省了在医院看病的许多程序和费用。二是不希望熟人知道自己病情的人。一些有难言之隐的患者往往选择网上求医,认为在网上可以不公开自己的身份,从而保护自己的隐私。三是想寻求疑难杂症良方的人,不少患者因受本地医疗条件限制,便想通过上网寻求良方。
上网看病弊大于利
在老百姓认为看病难的今天,卫生行政部门也利用起网络这个优势,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开通了网上挂号、网上看病等内容。
大多数医生认为,网络的出现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患者在就医之前,可以先在网上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这样便于就诊时与医生的沟通。现在绝大多数大医院都建立了网站,患者也可以事先在网上对医院、科室和医生的专长有所了解。但是,“网上看病”并不能代替到医院进行正规诊治。
因为,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西医也要求“视、触、叩、听”,还要做相关检验。不论哪种方式的“网上看病”,医生都难以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光凭网上的病例资料,医生是无法了解到患者最新病情的。因此,这样看病效果远远比不上和大夫面对面的接触。
另外,“网络大夫”的真实性和技术水平也是患者需要慎重考虑的。因为在网上,我们无法对所谓“大夫”的资质进行审核。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问题,患者还是要多个心眼儿的好。同时,“网上医生”鱼龙混杂,推销药品或产品的人也不在少数。网络虽然快捷、方便,但也很虚幻。一直以来,网络就有“虚拟世界”之称,也就是说网络上的事情,真真假假,不可不信,但绝不能全信。
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已经明文规定,网上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因此,广大患者在利用网络解决健康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个“度”:咨询、查阅资料可以,诊断、治疗不行。
编辑/张宇 zhangyu@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