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视界

作者:佚名




  >>视点
  胃镜报告充当免酒令牌
  日前,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胃肠专科里,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的白领吴彬(化名)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电子胃镜报告。“胃黏膜充血水肿,伴少许糜烂,浅表溃疡伴出血……”看着这份有些触目惊心的报告单,吴彬又喜又忧,“检查结果显示,自己的胃病加重了,需要及时治疗,好在有了这份化验单,今后不管谁劝酒,都有了拒绝的理由。”
  据医生称,该科的专家门诊一天接诊量约160多例,其中不少是年轻的白领。医生提醒,拿着胃镜报告做“免酒令牌”固然是个办法,但要彻底告别胃病,还需要自己从多方面小心呵护。
  
  上海“挑食族”奔郊区淘新鲜菜
  为了吃得放心、实惠,上海最近出现一批精明的“挑食族”,自行结伴绕过经销商,到批发市场甚至是郊区农民家“批发”农家的蔬菜和禽蛋等。
  据了解,促成“挑食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市民对菜场和超市的食品有点不放心,因此自行到农家选购。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部门表示,事实上,目前的菜场、超市的肉类、蔬菜都主要来自大型批发市场,有严格的索证制度,市民无需因担忧安全而变成“挑食族”。
  
  英国掀起减盐运动
  科学研究证实,食盐过量是导致人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英国食品标准局建议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但据估计,西欧国家平均每人每天摄盐量在10~12克之间,远远超出正常值。
  心脏病专家格雷厄姆·麦格雷戈认为,“减盐”行动对维护公众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加拿大4分钟健身遭质疑
  最近,加拿大一家健身公司推出了一项新的快速健身服务,宣称每天在其特制的健身器械上锻炼4分钟,甚至无需出汗,就能达到高强度锻炼90分钟的效果。这种健身器械体积庞大,就像是划船机横架在椭圆仪上,中间是一个调速轮。健身时,双脚需要不断踩踏椭圆仪,双手则推动船桨。公司宣传称,这种锻炼效果等同于进行45分钟的阻力训练、30分钟的慢跑外加20分钟的伸展运动。
  虽然公司的高调宣传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健身专家对其理论都持否定态度。运动生理学教授古德曼说:“健身没有任何捷径可循。短时间的高强度锻炼可能对提高肌肉质量有所帮助,但要达到90分钟的强度,那绝不可能。”
  
  哈尔滨家庭流行“交换教育”
  哈尔滨市的吴先生与13岁的女儿“约法三章”,女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必须付出代价:想逛街购物一次,要先擦一周地板;晚上看电视前,要自己洗袜子;洗碗3次,可上网1小时;帮助做家务,可获得一件小礼物,等等。
  据了解,用这种“交换”的方式教育子女的不止吴先生一家。家长们说,通过这种类似“交换”的方式,孩子们变得爱劳动、懂事了。教育专家认为,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明白自己可用努力换来一些东西,并珍惜所得,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声音
  1.“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最近,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指出,40岁左右的白领人群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但他们自认为精力充沛,于是不顾自己的身体,拼命工作,透支健康。钟教授说:“疲劳过度的人在追逐死亡。”
  2.“在许多国家,烟草是最大的致癌因素,而这一因素其实是可以控制的。”
  ——世卫组织专家莱萨德近日指出,全球所有肺癌死亡病例有80%~90%由吸烟引起。在发展中国家,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30%。除导致肺癌外,吸烟还会导致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胃癌。
  3.“老花镜是阅读辅助工具,怎么能用来治病?荒唐!”
  ——针对一种市场上新出现的号称能“控制老花度数上升、防止眼睛疲劳、预防白内障形成、避免中枢神经紊乱与损伤”“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全球首款智能老花防护镜”纽爱适,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眼科教授礻者仁远生气地说。
  4.“房颤病人应尽量避免饮用茶、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同时,还应谨慎服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药物,这些药可能含有刺激物促进不规则心律,服用前应听从医嘱。”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马长生在日前举行的“房颤治疗2006年回顾,2007年展望”媒体见面会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