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儿童肥胖是个大问题
作者:李 衍
顾景范 江苏无锡人,194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任卫生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生导师,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中国营养学会创建人之一,任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现为荣誉理事、《营养学报》主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营养需要量和供给量的研究。曾任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及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执行理事、秘书长,英文版《亚太临床营养杂志》通讯编委。获1995年亚太临床营养学会荣誉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科技名师”光荣称号。
肥胖的儿童,不仅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而且,儿童期患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所以,肥胖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大问题。
——顾景范
2006年12月30日,卫生部公布了第四次中国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涉及了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昆明9个城市7岁以下的健康儿童138775人,其中城区69760人,郊区69015人。调查发现,无论男女儿童,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但该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在儿童生长发育方面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中儿童超重和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居民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顾教授说:“超重和肥胖确实已成为儿童生活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也发现,在大城市7~17岁儿童里,体重超出正常(超重)的占13.1%,肥胖的占8.1%。”
儿童肥胖8大危害
近十年,孩子的体重正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节节攀升,“小胖墩”“小胖妹”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儿童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年轻父母认为,“小时候胖不是胖”,孩子胖点才健康,养一个胖胖的孩子,自己脸上才光彩。家长的这种态度往往使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肥胖或轻度肥胖得不到控制,而一旦发展成青春期肥胖或重度肥胖时再想减肥就很困难了。
顾教授详细分析了儿童肥胖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他说,按2003年儿童青少年肥胖学术会议制定的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分类标准,每个年龄段判定超重和肥胖的标准不同,例如,7岁男童BMI大于17.4为超重,大于19.2为肥胖。肥胖程度越严重,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越大。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影响儿童智商、行为、心理及性发育。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主要有8大危害:
1.易患血脂异常。
2.易患呼吸道疾病。
3.易诱发脂肪肝。
4.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5.免疫功能低下。
6.易有高胰岛素血症,易患糖尿病。
7.易出现性早熟。
8.易变得敏感、自卑、抑郁,影响心理健康。
不止如此,顾教授强调,儿童肥胖是成人肥胖症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儿童期肥胖的小孩,成人后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男孩可以达到2.2倍,女孩子可达到6.6倍。“所以,儿童期不注意控制体重,成年后更容易得肥胖症。”
“而得了肥胖症,就会引起一系列慢性病的发生。比如糖尿病90%与肥胖有关,高血压20%与肥胖有关,冠心病和癌症1/3与肥胖有关,还有脂肪肝、胆石症,以及运动系统疾病如骨关节炎,等等,都与肥胖症脱不了干系。”
认识不足导致儿童营养失衡
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肥胖?“营养失衡是导致儿童肥胖的罪魁祸首。而根本原因是很多家长营养知识的缺乏,加上对儿童肥胖的认识十分不足,没有认识到儿童肥胖对孩子健康的影响。”顾教授很痛惜地说。
顾教授解释说,营养失衡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多两类。具体而言,营养缺乏有全面的营养素缺乏和个别的营养素缺乏。全面的营养素缺乏是因为总的食物摄入过少而造成的各种营养素的缺乏;而个别的营养缺乏,是因为食物摄入营养素不平衡,而引起的某种或多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而营养过多,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能量物质摄入过多,比如脂肪、糖类。
洋快餐、含糖饮料直接导致肥胖
顾教授指出:“不正确的饮食行为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比如吃得过快,喜欢吃油炸食品、洋快餐和含糖饮料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曾做过关于洋快餐和肥胖关系的调查。参与这次调查的4~16岁儿童中,一个月一次也不吃洋快餐的1900人中,其肥胖率为10.5%;一个月吃一次的5845人中,肥胖率达到12%;而每个月吃一次以上的1611人中,肥胖率高达13.4%。调查说明,洋快餐和肥胖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
含糖饮料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顾教授说,孩子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可乐、果汁这类含糖饮料都不好。“还有,”顾教授补充道,“有研究说明,饼干点心,尤其是酥油的,含反式脂肪酸较高,摄入过多,与饱和脂肪酸一样,也容易导致肥胖。”
控制摄入,增加运动,避免肥胖
当前,随着各种健康信息的广泛传播,很多家长已逐步认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但部分家长把孩子的肥胖简单地归结为“吃得过多”,而盲目地想通过减少所有食物的摄入,让孩子“减肥”。针对这种现象,顾教授明确指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能量物质(比如脂肪)摄入过多的时候,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相对减少,就有可能出现缺乏。但若减少所有食物的摄入,则可能造成营养素的全面缺乏,从而引起营养缺乏病。
顾教授说,父母至少每半年要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核对参考指数,衡量孩子是否过重甚至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肥胖程度,不要坐视不管,建议带着孩子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若孩子出现超重,首先应该检查他的饮食营养是否已经“失衡”,即能量摄入和消耗是否失去平衡。具体来讲,表现在吃得过多,总的脂肪摄入过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高;营养密度(即单位体积里,能量和营养的含量)过高的食物摄入过多,比如脂肪。同时,还要关心有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何避免肥胖?顾教授给出了两条简单的建议——“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运动”。 然而,顾教授提醒家长们,企图一下子把小孩错误的饮食形态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并不科学。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一瞬间被全部夺去,孩子会害怕,于是情绪大坏,心生反抗,甚至以拒吃表达抗议。父母应该制订容易实行的计划,循序渐进,最多一星期完成一项目标。例如第一个星期,试着让孩子减少吃巧克力的次数,从原本一天一块减少为两天一块,持续一星期之后,再减少成三天一块,依此类推。
同时,顾教授还指出,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水对孩子的作用。其实,每天适量的水,有助于营养素的吸收,帮助他们在体内发挥生理作用。他说,目前正在准备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其中之一,就是要增加“水”的内容。
运动过少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一个原因。顾教授建议儿童应该增加体育锻炼,多活动,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要太长,一方面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保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编辑/谭翔 tanxiang@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