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素食风”正在席卷全球等

作者:佚名




  >>视点
  “素食风”正在席卷全球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当“素食风”袭来时,全球为之动容:在中国,北京大学成立了素食协会;在美国,人们更以“吃素”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在德国,名叫“雷夫莫斯”的素食店已经拥有了2500家连锁店,每天生意都很好;在英国,13~34岁的公民中,1/10是素食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说:“如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方式能够成为一种潮流,我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要远离诸如心脑血管、癌症等慢性疾病,这是唯一可走的路,也是人类追求健康的必然趋势。”
  
  上海独居老人集体相亲
  前不久,上海某社区活动中心举行了一场集体相亲活动。这场“鹊桥圆梦——有缘来相会,有情就牵手”联谊活动的主角,是15对年逾花甲的独居老人。这些老人都是经过联谊会工作人员精心“牵线”邀请而来,其中一对要在现场举行婚礼。
  一份针对1180位独身老人的最新调查显示,92.2%的老人渴望再找个老伴,但许多老人怕子女反对或邻里非议,“不敢”正式再婚或大大方方找老伴。老年专家认为,社区组织做“红娘”,既给独居老人寻找“老伴”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北京为市民定量吃盐配勺
  为遏制不健康行为习惯带来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态势,北京市卫生局今年将号召市民“管住嘴、迈开腿”,开展群众性的“限盐行动”和“健走活动”。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从原来的6克减为5克,而北京市市民食盐日用量远远高于这一标准,专家认为这一生活方式不利于市民的健康水平。今年北京市卫生局将为全市每户家庭发一把定量盐勺,并把限盐宣传材料发放到市民手中,以广泛告知过量食盐对健康的危害。
  
  美国百岁老人赶时髦
  美国护理服务公司“永护”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到快餐店用餐、上网冲浪、观赏音乐电视、沉醉于iPod(苹果牌MP3音乐播放器)的音乐中、玩电子游戏并不是青年人的专利,美国一些100岁以上的人现在也有同样的爱好。公司总裁斯内林总结说:“赶潮流有益于身心健康。无论老人们是否利用这些科技,至少他们知道如今流行些什么。”
  今年2月,该公司通过电话访问了100位百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提及的长寿秘诀包括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头脑活跃并且有宗教信仰。
  受访老人中,有72%的人曾到快餐店用餐,27%的人看过音乐电视网的节目,24%的人买过光碟、15%的人玩电子游戏、6%的人上网、4%的人用iPod来听音乐。
  
  >>声音
  1.“中国人需要一场彻底的健康革命。”
  ——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总结颁奖大会上,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做出上述表示。他说,当今世界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密切相关,要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首先要让人们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及早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2.“30岁虽不是死亡陷阱,但却好比攀岩,不小心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可稍加注意,却又海阔天空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一致认为,女性患癌高峰并未降到3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以放松警惕,防患于未然永远是远离癌症的根本。
  3.“吸烟是你的权利,但请不要影响别人。”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就是“远离二手烟”。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兼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告近日强调,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被动吸烟尤其有害于妇女和儿童。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妇女和儿童,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大6倍。
  4.“老人不妨多照镜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神经病学专家田金洲教授认为,照镜子能帮助老人发现疾病兆头。照镜子时重点要看三部分,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以及有没有异常表现。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面色应是红润而有光泽的,如果肤色晦暗、苍白、萎黄,或有褐色斑,就提醒可能是有疾病在“作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