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中药治头晕 等

作者:孟园园 等




  中药治头晕
  2001年,我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并有耳鸣、困倦。医生说是美尼尔氏病。一位老中医说是痰湿头晕证,开了中药:川芎、陈皮各15克,半夏12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冰片3克(分2次冲服,不得与其他药同煎),每日1剂。我服了3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又连续服了3天,就完全好了。
  山东济宁 孟园园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
  头晕可见于高血压、贫血、美尼尔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中。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分为几类。其中,痰浊中阻所致的眩晕可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应采用燥湿祛痰、平肝熄风的治疗方法。
  本方实为“二陈汤”加味(二陈汤由获苓、半夏、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可起到燥湿祛痰、通窍祛风的作用,对治疗痰浊中阻型头晕有一定疗效。服用本方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本方对头晕属其他证型者,效果可能不明显。
  现代医学认为,美尼尔综合征是由于内耳迷路水肿,管理平衡功能的半规管肿胀,导致平衡能力下降而引起眩晕。二陈汤有利水消肿作用,可消除迷路水肿,故用此方治疗美尼尔综合征常可收效。
  
  蜂蜜泡枇杷治顽固性咳嗽
  鲜枇杷果洗净晾干,放入容器内加蜂蜜浸泡,密封后放于凉暗处,泡至枇杷完全脱色后,即可备用。用时取泡好的枇杷蜂蜜1汤匙,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服后暂时不要喝水、吃东西,让药液尽量贴护在咽喉处。每日3次。
  广西南宁 温云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内科教授苏惠萍点评:
  枇杷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与蜂蜜配伍,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会有一定的疗效。若辨证准确,用于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出的肺燥津伤、痰邪恋肺的顽固性咳嗽,效果更佳。但阳气虚损之虚寒咳嗽,咳痰量多稀白者不宜服用。
  
  鱼腥草治结肠炎
  十几年前,我患了结肠炎,肚脐下经常扭痛,吃药总不见好。我按照一个老朋友告诉的方法,找了些鱼腥草,洗净舂细,空腹生吃,每天2次,每次10克左右,忌吃猪油和肥肉。一个月后,肚子不痛了。后来,我随时把鱼腥草当菜吃,七、八年来没有复发。
  云南景洪 杨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李军祥点评:
  中医学认为,部分结肠炎是由于湿热毒邪蕴积肠道所致,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来治疗结肠炎。但鱼腥草性寒,故应经中医师辨证,不属于湿热毒聚肠道者慎用。
  药理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同时还有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既可消除肠道炎症,又可缓解腹痛和腹泻。
  
  柿龙散治口腔溃疡
  柿霜、龙骨、珍珠粉、乌贼骨各等份,研末,用小勺或吹管沾药粉敷于患处,每日3~4次。敷药后半小时内不可喝水、进食。
  北京 李道宗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病机的关键是“郁热”。本方中柿霜清热、润燥、化痰;龙骨生肌敛疮;珍珠粉解毒生肌;乌贼骨收湿敛疮。四药配合应用,可起到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作用,因此对口腔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时生活中应避免诱发口腔溃疡的因素,如:营养失衡、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大喜大悲、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花椒酒治肩周炎
  花椒、食盐各50克,白酒500毫升(45度以上)。将花椒和盐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连泡7日备用。用法:用药棉或卫生纸蘸花椒酒反复涂擦患处,每日3次,治疗期间及愈后患处注意保暖。
  湖南古丈县 徐金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黄枫教授点评:
  人到中年后,肝血、肾精不足,筋骨失养、骨节失灵;加上感受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肩周炎。
  花椒,又名蜀椒、川椒,味辛,性热,有小毒,具有很好的温通散寒、除湿止痛作用,能扩张血管。加入白酒炮制,更增强花椒温通发散寒湿之力,加入食盐则有制约花椒辛热有小毒的药性,并能引经入肾。此方外用于肩周炎可起到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作用。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除注意患处保暖外,可配合肩部锻炼和理疗。
  
  中药熏足巧治偏头痛
  川芎、牛膝、菊花各15克,白芷、苍术各10克,细辛3克,生石膏50克,煎沸熏洗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
  上海 叶梦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魏睦新/硕士黄沁点评:
  偏头痛从经络位置看多属于少阳胆经病变,而熏洗脚底恰恰能使药力沿经脉到达头部两侧。所以通过药物刺激脚底穴位,如地五会、足临泣等可达到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此方源自中药名方“川芎茶调散”。无论内服或外用,均有助于治疗头痛,特别是偏头痛。不过,方中生石膏是大寒之品,建议不用。方中的川芎、细辛等药都属辛热之品,适宜于中老年及寒性体质人士使用。
  (编者注:地五会位于足背外侧,第4跖趾关节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足临泣位于足背外侧,第4跖趾关节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