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是什么让孩子失去自信等

作者:马志国等




  心理牧场
  是什么让孩子失去自信
  □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咨询师马志国
  
  这一天又是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的日子,已经快要下班的时间了,一位女士急切地敲开了房门。她一迈进房间,就瘫软地坐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起来——
  我的孩子今年15岁,念初三。快毕业了,却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成绩已经降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最可气的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总是鼓捣东西、玩钢笔、在书上乱画。整个一个多动症。从小学就有这毛病,到初一时好一些,初二之后就严重了。我们曾经带孩子去看过医生。医生说是到了多动症边缘,给开了一些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吃了也不怎么管事。今年,我们给孩子买了治疗多动症的一种新药,叫什么“益智丹”,一个疗程几百块钱。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说孩子上课老实多了,可是后来又不管用了。哎!这可怎么办呀?求您帮我们治好孩子的病吧!
  
  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多动症吗?我告诉孩子母亲,必须和男孩进行直接会话,才能做出诊断。
  几天后,男孩如约坐在了我的面前。只见他带着一副眼镜,文文静静,老老实实的。这就是那个让家长愁苦万状的“多动症”的男孩吗?
  经过我再三启发,男孩终于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后来就忘写了,老师罚我写好几遍。从那时起,我就不爱写那位老师布置的作业,慢慢地什么作业都不爱写了。老师就找家长,爸爸脾气非常不好,总打我。那时我心里想,你越打我越不好好学习!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打我把一个墩布把都打折了。妈妈脾气也不好,还只会向爸爸告状。我的心里话从来不和他们说。反正越打越不给你好好学习。现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我也想改好了,可是,我上课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听课……”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做哪些事情时注意力最集中?”我问。
  “我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偷着看,看电视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男孩已经没有了顾虑,和我实话实说。
  
  多动并非“多动症”
  这孩子哪里有什么多动症?至此,我终于可以作出确切的诊断了。经常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多动”和儿童多动症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最为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多动的行为表现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否有选择性。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论是活动内容和场合都没有选择性,而“多动”的孩子是有一定选择性的,比如,在学习中表现为“多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就没有这种表现。我接诊的这个男孩明显地属于“多动”,而并非多动症。
  
  建立信心
  这个男孩很想改变自己。但他面临的困难是父母要求他考重点高中,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几乎无望的目标。他对自己没有信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给他信心。于是,我建议说:“你愿意和马老师定一个‘君子协定’吗?咱们先不说能不能考重点,马老师认为你下次考试前进几个名次是没问题的,你有信心吗?如果有信心,咱们拉勾?期中考试只要你有哪怕一点点前进,马老师也愿意听你的好消息!”
  男孩和我拉勾的时候很有力量。
  
  家长造成的“自信缺失”
  如果非要说男孩得了什么病,叫做“自信缺失症”或许更为恰当。男孩为什么没有了自信?根源分明在家长身上!一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简单粗暴的打骂打掉了孩子的进取心;二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三年级是一个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开始,是个需要多多帮助的特殊阶段,父母没有给孩子实际的帮助,只知道着急上火打骂相加;三是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已经是班级倒数的学生了,家长非要让他考重点,那是给他一个“水中月”,他哪里会有去努力的信心和动力?四是对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一个没有什么毛病的孩子竟然带他四处求医,竟然吃了那么多的药,这好比给孩子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让孩子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病的人。心理学上把这叫做标签效应。这种效应的结果就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先是家长一点点地消磨了孩子的自信,然后家长又为孩子的学业无成而责怪孩子有病。
  
  帮孩子找回自信
  人一旦没有了自信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关键的是给孩子自信。定一个较低的目标以及和男孩拉勾就是要唤起他的自信。跟家长谈了上面的意思后,我希望家长能配合,尽最大努力帮孩子找回自信:一是千万不能再打孩子;二是听听孩子的心声;三是不要再拿孩子当多动症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四是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家长表示深有感触,以后一定很好配合。
  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马老师,我是那个和您拉过勾的男孩,这次期中测验我前进了6个名次。您说我该向您报喜吗?”
  “应该,应该,这就是应该祝贺的喜事呀!”我记起了那个曾经没有自信的男孩,为他由衷地高兴,“马老师祝贺你的进步,马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前进的!”
  
  心理热线
  过度操心也是病
  
  我今年60岁,刚退休。退休之前,我工作非常忙,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如今,我退休了,有时间了,也想多关心关心他们。可我没想到的是,我对儿子、孙子的关心,他们却不领情,说我老了,口罗唆了。我心里十分难受,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
  张萍
  
  刚退休赋闲在家的老人,一下子从繁忙的工作状态到无事可做,不得不重新将生活重心转向家庭,因为他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精神寄托。60岁的张女士之前对子女的照顾过少,现在退休了,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们,还多了一种补偿心态在里面,却没有想到原本的一种家庭平衡关系被搅动后会引起一些波动,儿子和孙子都会不太习惯。
  其实,老人退休后将感情和生活重点重新放在儿女们身上,是可以理解的。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退休后,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导致心理落差较大,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但由于他们的生活圈子较狭窄,因此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然而,如果长期、过度牵挂儿孙,会让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使病情加重。因此,有“过度关怀”的老年人,应该通过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来避免过度牵挂。首先要学会以一种平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同时,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另外,还要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抑郁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以听听舒缓动听的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作为子女,也应该关注到老人这种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关怀、被牵挂的心理表现。因此,子女应怀着同情理解的心态与老年人多沟通,千万不能疏远老年人,更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老年人也要学会理解晚辈的“领地和空间”,对于生活上的事情给予适当照顾就行。
  重庆天爱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李晋伟
  心灵热线:023-63763006
  邮箱:63763006@163.com
  编辑/余曼 yuman@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