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拿着钥匙找钥匙,正常吗

作者:陈康宁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60岁的周大爷记忆力一天天下降,特别是最近一年,常常会出现拿着钥匙找钥匙,早饭吃什么晚上却想不起来的情况。儿女们要带他去看医生,他却说,老人记忆力减退是正常生理现象,不是什么大毛病,不用去花那个冤枉钱,况且这毛病,看了也治不好。后来有一次,周大爷去学校接孙子时错把人家的小孩接回家,儿女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送他去看医生。通过详细的诊查,医生诊断周大爷患了老年认知障碍,若不抓紧治疗,病情将渐渐恶化,最后会变成老年痴呆症患者。
  老年认知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导致老年残疾的综合征,是目前导致老年人及其家庭负担加重的常见原因之一。就像周大爷一样,很多人认为记忆力下降、计划能力减弱等是老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是“正常的功能退化”,把早期的认知障碍合理化,从而耽误了尽早就医。这是我国90%老年认知障碍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危害范围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出现一些认知减退的症状,但是这种减退必须在“一定程度”内才属于生理现象,超过则是病态,是需要通过医疗干预的状态。而究竟是生理还是病理状态需由专业医生通过相关检查和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不是普通老百姓甚至非专业医生所能确定的。
  周大爷认为他那种“拿着钥匙找钥匙”的毛病不能治疗的说法也是欠妥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不错,且越早效果越好。当患者的症状已经达到痴呆的程度时(符合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治疗效果就很有限了。
  当前治疗老年认知障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暂时改善和减慢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治疗办法主要有锻炼和药物治疗两种:锻炼主要是加强脑的锻炼,在国外有专门的为老年人开设的“网吧”,老年人定期在那里接受“智力”锻炼,可明显减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常用的药有胆碱脂酶抑制剂(如安理申)及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同)等,但任何一种药物只有在疾病的早期起作用,晚期作用不大。
  总之,对于老年认知障碍,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家属发现家人有认知方面的变化,或当事人反复叙述了有认知的变化,应尽早让专业医生鉴别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看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并加强脑部锻炼,改善认知。
  编辑/杨春霞 yangchunxia@cpcw.com
  
  >>链接
  老年认知障碍的10种征兆:转瞬即忘;顾前忘后;乱丢乱放;行为失常;语言表达障碍;地点和概念混乱;判断能力减退;抽象思维丧失;缺乏积极主动;喜怒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