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一本杂志 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等

作者:佚名




  ■ 编辑在线
  
  一本杂志 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家住四川宜宾县王场乡凤凰村的陈千余读者,妻子病故多年,孤独寂寞,身体日渐消瘦。为保障自己的健康,陈千余订了《家庭医药》。几年来,《家庭医药》一直陪伴着他,他觉得像老友见面,有说不出的高兴。他给编辑部来信说,《家庭医药》刊登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非常实用,而且指导性强,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受益终身。每每收到杂志,陈千余就会沉下心来,仔细翻读杂志的每一篇文章,一次次在油墨的清香中沉醉。
  陈千余说:“是《家庭医药》给了我知识和健康,如良师益友,与我促膝谈心,教我如何健康生活。现在的我,跟几年前相比真是变了个模样,精力充沛了,凡事也能往宽处想了,耳聪目明,记忆力也大有好转,没那么丢三落四了——是《家庭医药》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变年轻和健康了。”
  陈千余读者是《家庭医药》众多热心读者中的一个,他其实也说出了很多读者的心里话。对编辑来讲,读者的赞誉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唯有更加投入地工作,把杂志办得更加的精彩实用,才不辜负读者的厚爱。
  
  ■ 来信照登
  
  为自己绘制“家族疾病谱”,好!
  山东曲阜市时庄镇矿前邮政代办所颜廷春:2007年第8期特别策划栏目《生命中有多少疾病可以预测——为自己绘制“家族疾病谱”》 一文非常好,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专家们总结了与遗传相关的10大疾病,逐一提出防治原则,同时又教我们绘制家族疾病谱的步骤和方法。这对预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指导自己平时的保健意义重大。由于不少疾病与遗传相关,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家族疾病史至关重要。如果按照文章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好自己的家族疾病谱,定会大有裨益。感谢《家庭医药》杂志的编辑们,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美好的大餐。
  
  《家庭医药》成了我的忠实朋友
  江苏靖江市车站路77号陈迪兴:去年底订报刊时想订一份保健类报刊,苦于不知订哪一种,还是从《报纸杂志指南》中搜索到《家庭医药》。虽然订了,但因为没见过这种刊物,不知道内容有哪些,质量如何,对它的期望就不是很大。可没想到,当今年第一期《家庭医药》到手,我就如获至宝,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几乎一口气看完,以后的每一期,可以说是在期盼中获得。我在单位是搞党务的,每期杂志到手,我总会摘录一部分抄写到宣传橱窗,让全体员工分享,从而使橱窗的观看率明显提高。特别是《新春巨献:76位专家共荐防病36计》一文,更是得到员工们的一致好评,纷纷询问从哪里摘录的,一些员工甚至现场抄录。
  我对《家庭医药》的感觉是:她是百姓的健康参谋,贴身护士,忠实朋友。如果刊物的质量不下降,我会一直订下去,同时还会推荐给他人。
  
  期待2008,期待《妙方精选》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上莲塘上路3号廖天生:我是2007年订阅贵刊的。第1期随刊赠送的《妙方精选》看了以后受益匪浅。我爱人患高血压、冠心病,各种药都吃过,没什么好转,走路或上楼梯就心绞痛,一痛就要服速效救心丸。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选用了《妙方精选》中的“参蛭丸”和“白果蒸鸡蛋”,吃了以后很好。现在能走几公里,上楼很轻松,胸也不痛了。她原来有便秘,现在也好了。感谢《家庭医药》。得知明年杂志社继续为读者赠送《妙方精选》,我非常高兴,期待着早日拿到明年的杂志。
  
  ■ 读者视点
  
  为健康积累知识
  我的右脚拇趾曾被重物压伤过,2006年冬拇趾上长了个冻疮,我用“麝香舒活灵”连搽两天,冻疮好了,拇趾却红肿起来,再一搽,右脚踝骨以下全红肿了。我去中医院敷药,医生叫先查血查尿,结果,医生说我的白细胞指数高了,要住院输液。我认为没必要,又去找西医,西医说我是下肢感染,开了5天的头孢拉定和氧氟沙星。然而,4天过去,右脚仍然肿痛得睡不着觉。第五天,我试着翻看说明书,原来氧氟沙星服后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失眠。我赶紧停药。看来,那些医生都不在乎我提供的发病原因,但又无法确诊并提供好的治疗方案。这时我只好翻阅近年来剪贴的医药报刊资料,发现一条信息:油菜叶可以散血消肿。我就捡一些油菜叶,捣成泥外敷,12天后,右脚的红、肿、热、痛就全部消失,一分钱也没花。
  由此我想到,当前许多医疗单位老医生退休或去世了,补充的年轻医生缺乏临床经验,对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病往往处理不当,常产生误诊误治的现象。因此,个人注意积累医药保健知识就比过去任何时期更重要。
  人到老年,经常会出现些小毛病,有的小毛病书中往往没有介绍。近年来我从全国众多医药保健报刊中,选择了水平较高的部分,长期订阅,《家庭医药》是其中之一,遇上小毛病,翻翻订阅的杂志,会获益不少。(四川彭山 徐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