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嫉妒妄想差点毁了她

作者:马志国




  54岁的任太太性情温和,保养得很好,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风韵犹存。她的家庭可谓是幸福美满,和丈夫结婚30来年,从来没有过不愉快,更不用说嫉妒和猜疑;女儿女婿相亲相爱,事业有成。但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家庭不安宁起来。
  几个月前,任太太收到一封有关丈夫和一个年轻女孩有私情的匿名信,当即把丈夫叫回家理论。丈夫细细安慰,待她的情绪缓缓平静后,商定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原来,匿名信是家中的小保姆所写,原因是她想报复在任先生公司上班的同乡(信件中与任先生“私通”的女孩)。
  事情查清楚后,任太太已经不再想那封匿名信的事。但是后来,只要听见有人说到那个女孩的名字或是看见她,就会重新引发怀疑和嫉妒;看到丈夫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她头脑里也会觉得丈夫跟那个人有不正当关系。如果女儿、女婿要为丈夫辩解几句,就会认为他们合起来“对付”她。其实任太太自己也很纳闷,“丈夫根本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可我为什么要担心这样的事情呢?”
  其实,这就是人的嫉妒妄想在作怪。嫉妒妄想是指当事人认为配偶对自己不忠,而另有外遇的病态信念,进而常常表现为对配偶的跟踪、盯梢,暗中检查配偶的衣服、床单、提包、信件等,以找到配偶私通情人的证据。嫉妒妄想除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外,还见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嗜酒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嫉妒妄想≠“吃醋”
  
  嫉妒妄想表面上看起来是“吃醋”,但是,这是一种精神病理性的“吃醋”,与爱情、婚姻生活中的排他性“吃醋”的性质不一样。正常人“吃醋”有一定的度,并且往往事出有因,推理符合正常思维逻辑,“吃醋”的结果,或者得到了证实,或者消除了误会,在强有力的说服下,“吃醋”者能改变想法;而嫉妒妄想则不然,即使有确切证据证明配偶无外遇,其嫉妒妄想仍丝毫不动摇,甚至越来越顽固。产生嫉妒妄想的思维推理十分荒谬,不符合逻辑,捕风捉影,猜疑的对象十分广泛而且离奇。
  
  正视问题不可讳疾忌医
  
  由于嫉妒妄想者本身通常无法意识到自己有病,不认为自己的嫉妒已经达到妄想的程度,再加上这类患者的工作、社交能力都不错,同事、亲友也不认为其有病,因此,这类患者很少主动去治疗。而嫉妒妄想患者要得到有效治疗,关键是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不可讳疾忌医、贻误机会,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治疗以药物和心理相结合
  
  嫉妒妄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是首选,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心理治疗主要从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入手。
  患者本身 要避免过度的压力,因为在压力情境下常会影响妄想强度;另外,患者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不让自己“落单”,让自己不会有空闲时间来乱想。
  患者亲属 而作为患者家属或亲近的人,应该对患者的妄想症有所了解,以爱心、耐心来对待他(她),劝其就医。在劝患者就医时,可以说看病对他(她)的失眠、焦虑、烦躁等有帮忙,暂时不要提到他(她)的妄想病症,等到症状改善、妄想强度下降以后,再慢慢讨论妄想内容与现实不符之处。
  但若病情较轻(如案例中的任太太)则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即直接告诉她病情,让她确信自己的这种不良想法的错误性,扩大自己的活动圈子,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与此同时,家人要多多关心和理解患者。
  
  编辑: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