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淋巴结,人体健康的“哨兵”

作者:李增烈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经常会摸摸患者的下巴(颌下)、腋窝等地方,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难道这些地方还隐藏着疾病的秘密吗?
  其实,医生是在查看淋巴结。您摸摸自己的下巴、颈部、腹股沟等处,都能摸到黄豆大小、软而可移动的颗粒,这就是淋巴结。不过,要问到淋巴结有什么作用,恐怕就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了。
  
  一张免疫的大网
  
  人们都非常熟悉并重视纵贯全身的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而人体的另一套循环网络却经常被忽略,这就是淋巴系统。
  事实上,平时人们摸到的淋巴结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位,它们是整个淋巴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系统由从细到粗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以及分布全身的淋巴结组成。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特殊的显影术,显示出全身的淋巴系统是一幅精密的网络图。
  淋巴系统将细胞间的组织液收集起来,形成淋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彼此连接成网,并逐渐汇合成愈来愈大的淋巴管。淋巴液向心脏流动,途中经过一系列淋巴结,并获得淋巴细胞(可杀死细菌、病毒等,具有免疫功能),最后汇入两支总淋巴管。两下肢、腹部及左上半身的淋巴管汇入胸导管(胸导管位于食管后方,脊柱的左前方,上达颈根部)。右上半身的淋巴汇成右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最后汇入静脉。正常人在安静情况下,每小时约有120毫升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
  淋巴结分布在人体的一些“交通枢纽”部位(如腋窝、腹股沟),在整个淋巴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淋巴液必须先进淋巴结再出淋巴结,完成一个类似过滤的过程。就像小溪中横置的渔网,这一组组的淋巴结努力阻挡住从经淋巴液而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乃至肿瘤细胞(当然也有漏网之鱼),并在淋巴结中与它们展开“搏斗”,与其他免疫器官一同担负着机体免疫的重任。
  
  来自淋巴结的疾病信号
  
  人体内约有600~700个大大小小的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各处。深层淋巴结分布在多个脏器周围,如胃、肺、子宫等,周围都有一群接一群的淋巴结,深层淋巴结只能通过B超、CT、核磁共振或造影看到。人们平时能够摸到的为浅层淋巴结,大都是几个乃至几十个为一组。这些淋巴结很小,直径在0.1~0.5厘米之间,正常情况下,它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无粘连,亦无压痛。不过,一旦体内有异常情况,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就会发生变化。
  不同性质的病变在淋巴结上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急性炎症初起时,淋巴结柔软、肿大、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慢性炎症时的淋巴结则较硬,并可渐渐缩小或消失;结核病时,淋巴结大小不等,彼此及与周围粘连,表皮可破溃或结疤。最值得注意的是有恶性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常表现为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如橡皮,无压痛。
  尤为重要的是,每一组表层淋巴结,都引流固定的区域,就像派出所有固定的辖区一样,这些淋巴结的变化反应其辖区的病变,这就是检查淋巴结的重要意义所在。比如腋窝群的淋巴结主管上肢、胸壁、乳房的淋巴液引流,当医生怀疑患者有乳腺癌的发生或转移时,就会格外关注这一组淋巴结。因为据此不但可以帮助判断疾病,还能提示肿瘤扩散的范围,从而决定是否手术或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法。
  可以说,淋巴结就像人体的“哨兵”,哪里有“外敌”入侵(细菌、病毒感染)或“内乱”(肿瘤),都可以在淋巴结上找到蛛丝马迹。当然,您也不要太频繁地去摸身上的淋巴结,因为过度的刺激也会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大。了解了淋巴结的作用和意义之后,希望大家都能读懂这个“哨兵”的“情报”,及早对身体的病变做出反应。
  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