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仁青常觉,护佑胃肠

作者:佚名




  >>甘露藏药档案
  甘露仁青常觉
  主要成分:降香、沉香、诃子(去核)、天竺黄、西红花、檀香、牛黄、麝香、熊胆、琥珀、松石等140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慢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用法用量:口服。重病每日1克(1丸);一般隔3~7天或10天服1克(1丸);研碎后黎明空腹服用。
  
  “甘露”系列四
  
  我们常说,很多疾病是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胃病便是如此。藏民同胞因独特的生活习惯导致胃病较多。在与疾病不断抗争中,藏医研制出一味防治胃病的良药——
  
  1
  处于高原的藏区人民,世代以糍粑、牛羊肉、酥油为主食,而熟识藏族历史文化的人们都知道,以前的藏族人尤其喜欢食生肉。生肉毕竟要比熟肉难消化,它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许多藏族人民出现了消化系统疾病。此外,藏族牧民从前都是逐水草而居,饮食也一般没有定时、没有规律,旧时的藏民很少食用蔬菜。半生的食物、饮食不规律、少吃蔬菜,都是胃肠疾病的易发因素。
  藏医对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药巨著《四部医典》中就记载了一种叫做“仁青常觉”的药,其功能为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慢性胃肠炎、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疾病。
  
  2
  仁青常觉由140种药材配伍而成,其配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道地药材,特殊工艺甘露牌仁青常觉选用生长在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下的道地药材为原料,保证了原药极高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制剂上,运用藏医秘传的“坐台”技术,使药物的有效浓度能在体内保持7天。
  平衡调理,正本清源仁青常觉以藏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隆、赤巴、培根”三因学说为理论依据,吸收了祖国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失养、周身气血皆虚”的思想,调整“隆、赤巴、培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平衡调理,正本清源,以补脾益胃为基础,全面滋补脏腑功能。
  使用广泛、安全无毒仁青常觉以其温和的滋补和解毒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本品在配方上虽选用了多种矿物质药材,但长期的临床观察显示,本品安全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
  
  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仁青常觉可保护胃黏膜,具有调节胃酸分泌及助消化作用,并能解毒、抗菌消炎,兼具免疫促进及补益作用。具体而言,以下患者可以使用仁青常觉:
  ◆急、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闷痛,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消化系统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上腹痛,疼痛与缓解交替出现。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
  “甘露”仁青常觉在藏药中具有“百病克星”的美誉。它可预防消化器官癌变,对胃癌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它配伍其他药物使用,可对乙肝、胆囊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仁青常觉沿用至今,以独特疗效而驰名中外,备受国内外医学专家和广大患者的喜爱。无病者服用具有滋补强身、抗衰老的作用。长期服用本品,不仅胃部症状改善,还可预防酒精肝、癌症等疾病,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精神状态良好。
  编辑/张宇
  
  
  致读者
  本刊联合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共同举办“甘露”健康咨询活动。如果您对藏医药、“甘露”仁青常觉或消化系统疾病有疑问,可电话联系:028-81907633/13980513295,或写信至《家庭医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