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药食同治过敏性紫癜

作者:郁晓维




  过敏性紫癜,顾名思义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专业术语叫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患病的孩子可以见到皮肤出现紫癜、关节红肿疼痛,或者腹部疼痛、小便出血、大便出血。并且约有半数患儿发病后2~4周并发紫癜性肾炎。因为这一疾病容易反复,所以根治难度比较大。但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显著的疗效。
  
  药疗方
  以中医辨证治疗为基础,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进行诊治。
  ◇凡是起病比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其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有发热、咽红、咳嗽等是风热动血证,可服中药连翘败毒散加减,也可采用以下方药——
  方一:水牛角片30~5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方二:水牛角片(先煎)15克,生地、丹皮、赤芍各12克,黄芩、紫草各5克,荆芥穗、蝉衣各1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若起病较急,皮肤出现淤点、淤斑,色泽鲜红,或伴鼻出血、牙齿出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是血热妄行证,应该服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若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色泽淡紫,时有出血、便血,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唇指色淡,属气不摄血证,可服中药归脾汤加减;也可用宁血糖浆,每次服5~10毫升,每日3次。
  ◇若起病缓慢或病程迁延,紫癜时发时止,色泽暗红,兼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尿血持久不消或反复出现,属阴虚内热证,可服大补阴丸加减。
  过敏性紫癜伴肾脏损害时,可用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服;出血较多时,可用云南白药,每次服1克,每日3次;伴尿血者,可用鲜白茅根50克,煎汤代茶饮;过敏性紫癜伴关节肿痛者,可用赤小豆、生薏苡仁、生牡蛎各30克,红枣5枚,生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紫癜反复发作者,可用防风9克,乌梅6克,生甘草3克,红枣10枚,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食疗方
  食疗对过敏性紫癜有辅助治疗作用。
  方一:黄花鱼膘200克,旱莲草60克,置沙锅内,加水慢火炖1天,时时搅拌,防止烧焦,使鱼鳔全部炖化,去渣。分2日服,每日服2次,连服数剂。
  适用人群:用于血热妄行证和阴虚火炎证。
  方二:枸杞子10~15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鸡蛋2个,放沙锅同煮,蛋熟后去蛋壳取蛋,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1周。
  适用人群:用于气不摄血证。
  方三:羊骨粥,即生羊胫骨1~2根,敲碎,加水适量煮1小时,去渣后加糯米适量,红枣10~20枚,煮稀粥。每日分2~3次服。
  适用人群:用于气不摄血证和阴虚火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