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二陈汤:名“陈”效用新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有人曾用古方六君子汤和二陈汤拟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此联一语双关,暗指杨度、陈树藩和陈宦等八人支持袁世凯,鼓动复辟帝制,最后加速袁世凯的退位倒台。那么,联中的二陈汤是由哪些药组成,到底有何功效呢?
  
  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用于治疗湿痰的主方。本方以半夏、橘红为主,而半夏、橘红以陈久者为佳,所以方名“二陈汤”。
  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卓著而广为流传,后世医家根据原方随症加减,广泛用于各种痰证的治疗,并在此方的基础上,创制出许多治疗痰证的名方。
  【方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主治】二陈汤临床最适宜于治疗湿痰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治疗应以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为基本原则。方中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用茯苓渗湿健脾化痰;取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中医认为,痰是一种病理产物,由湿聚而成。清稀者为饮,浊者为痰。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变化多端,数不胜数,因而中医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二陈汤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痰饮引起的多种病症。如咳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等。
  此外,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主运化水湿,若运化失常,则湿聚为痰;肺主宣发,若宣发失常,则痰湿常常停聚于肺。所以临床痰证以脾胃和肺的症状较为多见。而健脾化痰是治疗痰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健脾之法主要有燥湿、行气、渗湿、益气等法。二陈汤主要功能是健脾化痰,其选药组方包含了健脾的几个主要方面,是治疗各种痰证的通剂。痰的性质有寒痰、热痰、食痰、燥痰、风痰、湿痰等。根据痰的性质、与藏腑的关系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以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可用于多种痰证的治疗。风痰可酌加天麻、白附子、制南星;寒痰可酌加干姜、细辛;热痰可酌加瓜蒌、黄芩、鱼腥草、竹沥;食痰可酌加神曲、山楂、莱菔子、枳实;痰湿盛者可酌加苍术、白术。
  据临床报道,以二陈汤加减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美尼尔氏综合征、妊娠恶阻、多寐、小儿流涎等疾病均获得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1)血虚者不宜用;(2)阴虚燥咳不宜用;(3)痰中带血者不宜用。
  编辑/于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