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寻找道地药材(之一)

作者:卢 颖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医家的检验与完善。然而到了现代,中医中药却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就连很多中医大夫也感慨: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按古籍中汤药的用量用药却很难收效,很多时候需要加大药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古籍有误?或者像某些人说的,中医理论本身就不科学呢?当然不是,问题其实恰恰出在药材身上。
  现在,为了追求药材产量的增长,有些药材供应商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影响中药材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产地。而正是由于中药材产地的不同,造成了药效的差别。
  
  什么是“道地药材”
  中药的产地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环境、气候、温度、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同一类的药材在不同地区出产,其质量差异很大。古人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认定某药以某产地出产者为疗效最佳的正品,称为“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
  由于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很多道地药材,都会在其名称前冠以产地,如浙贝母(产于浙江)、川芎(产于四川)、党参(产于山西上党)、建泽泻(产于福建)、新会陈皮(产于广东新会)等。
  
  “道地”——好药材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是品质优良、功效卓著的药材的代名词。从古到今,医家一直推崇使用“道地药材”。唐·《新修本草》曰:“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宋代的《本草衍义》序例中也有“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的记载。而此种说法也得到了现代科技的认同。
  现代研究人员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道地药材在有效成分含量上明显高于非道地药材。大多数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各含量却相差甚远。
  例如,产于河南焦作的道地药材怀地黄,其有效成分梓醇含量为0.435%~0.811%,而广东、山东、陕西等地所产含量仅为0.01%~0.06%。又如,河南封丘的道地药材金银花花蕾中有效成分总绿原酸含量多数在4 %~7.59 %,而几个非道地产地的样品总绿原酸含量都在3 %以下。
  在药效上,道地药材也往往优于非道地药材。例如:穿心莲的道地产区在广州,其抗菌作用就远较福建、安徽产者为优;其他产地的黄芩虽然也有抑菌、抗炎、解热与镇静的药效,但作为道地药材的河北围场黄芩,在抗炎、解热等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
  道地药材不仅靠产地的自然条件,而且与药材的生长年限、栽培技术、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有着密切关系。每一种道地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栽培、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这也是道地药材形成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言,“道地药材”是指质量好、疗效高、得到中医公认、且来源于特定地域,具有独特的种植、采收、加工技术的名优正品药材。使用原产地的道地药材,在临床上可达到量小而效宏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古籍中的汤药用药量都非常小,而现在动辄用好几倍的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原因。
  
  部分道地药材的产区划分
  全国的道地药材约有200种,例如著名的“四大怀药”、“浙八味”、青海西宁的大黄、甘肃岷县的当归、四川江油县的附子、重庆石柱的黄连、山东东阿的阿胶、云南的三七等,均以质量上乘而闻名中外。这里将全国部分道地药材按照道地产区的划分简单介绍如下:
  关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人参、防风、细辛、五味子、刺五加、关黄柏、鹿茸、升麻、桔梗等。
  北药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北沙参、党参、黄芪、黄芩、金银花、山楂、知母、阿胶、远志、板蓝根、连翘等。
  怀药古指怀庆府,现泛指整个河南省盛产的道地药材。如: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天花粉、金银花、红花、辛夷等。
  浙药浙江省所主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浙玄参、杭麦冬、杭白芍、杭菊花、延胡索、山茱萸、栀子、白芷等。
  川药四川省以及重庆市境内主产的道地药材。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川木通、麦冬、巴豆等。
  广药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等省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陈皮、何首乌、广藿香、芡实、玉竹、金钱草、鸡血藤、肉桂、穿心莲等。
  云药云南省境内所主产的道地药材,如:三七、云木香、云茯苓、儿茶等。
  贵药贵州省境内所主产的道地药材,如天麻、黄精、杜仲、天冬、五倍子、朱砂等。
  南药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包括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所主产的道地药材。如:益智仁、槟榔、砂仁、雄黄、薄荷、半夏、吴茱萸、南沙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