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治糖尿病别只认“死理”

作者:刘 超




  54岁的张女士属于长不胖的身形,即使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所以从来不担心自己会患高血压、糖尿病。近两个月,张女士觉得特别疲倦,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的。家人怀疑她患了肝病,但到医院检查后,排除了患肝病的可能。医生建议她做个全面体检,以便查出病因。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检查结果显示,张女士患了糖尿病。这个消息让张女士不能接受,她觉得可能是医生在跟她开玩笑,要不就是什么地方搞错了。总之,不相信那是真的。“我既没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现象,也无体重减轻的状况,况且我又不胖,我怎么会得糖尿病呢?”然而,又一次的检查结果证明,医生的诊断是对的。
  在医生的指导下,张女士开始服用降糖药,服药期间,坚持只吃粗粮,不吃水果等一切与糖沾边的食物。两个月过后,她发现自己比原来瘦了些,还总觉得自己眼干、皮肤干燥。检查发现,她患了中度的营养不良,体内缺乏多种维生素。
  从张女士的病例中可以发现,人们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往往易认死理,从而进入误区。
  
  误区一:只以“三多一少”判断糖尿病
  不少人一直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而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缺少这些症状,而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因此,不应以“三多一少”症状作为判断有无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凡中老年人应每年定期复查血糖,对于体型肥胖、工作紧张、少运动的高危人群,更应密切监测血糖,以早期发现糖尿病。
  
  误区二:只吃杂粮,不吃水果
  许多患者认为只吃“杂粮”不吃水果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杂粮也要限量,粗粮应在和细粮同等量的情况下适当吃些,并不是非吃不可。此外,吃水果应在血糖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吃一点,尽量把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并辅以适当的运动。限制热量是最重要的,可以学习一些“交换份”来合理搭配水果和主食,也可以选择一些如猕猴桃、黄瓜等低糖水果来吃。
  糖尿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得了糖尿病之后要调节好情绪,配合正确的医疗措施,以便病情得到长期而有效的控制。
  编辑/杨春霞
  
  >>链接
  食物交换份
  食物交换份是将食物按其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分为4类(7小类),各类食物提供同等热卡(90千卡或376千焦)的重量,以便交换使用。
  食品交换份四大类(细分七小类)的内容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