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气性坏疽不是传染病

作者:王有国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揪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人们最关心的是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特别是那些被挽救出来的幸存者,千万别再遭受次发伤害,盼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地恢复健康。灾区医务人员,正在作出极大的努力,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然而,5月19日,突然传出四川灾区发现气性坏疽病例的消息。这顿时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很多人对“气性坏疽”的恐慌……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产气荚膜杆菌是其代表)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就存在于泥土和肠道中,对皮肤完好的人体没有侵袭和致病作用,即使污染伤口,也不一定致病。只有在适当条件下,细菌才会生长繁殖并分泌多种外毒素和酶,引发局部组织广泛坏死和严重毒血症。细菌产生酶有分解糖产生气体的作用,脓液中可出现气泡,由此被命名为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并非传染性疾病
  
  说气性坏疽是感染性疾病,而不是传染病,是因为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概念上是不同的。二者都是由生物病原体引起,都有传染性,这是它们的共有特征;但在流行特征上是有区别的。传染病可在人群中广泛流行;而气性坏疽不能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开放的伤口被病原体污染)才有传染性,在皮肤健康的一般人群中,气性坏疽不会传播流行,更不会造成大流行。所以气性坏疽不能叫做传染病,更不是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
  
  以接触传播方式感染
  
  气性坏疽既不像感冒病毒一样通过空气传播,也不像甲肝通过消化道传播,它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从而造成“交叉感染”。比如说,在同一个病房内,一个气性坏疽的患者很容易传染给其他有伤口的患者。但一般来说,在一个感染隔离措施比较好的医院,是可以杜绝这种“交叉感染”发生的。而汶川大地震中的气性坏疽患者都是原发性感染,是由于外伤过程中受到泥土环境中的气性坏疽菌的侵袭而发病的,不是从其他气性坏疽患者那里传染来的。
  
  及早发现
  
  在任何情况下,若碰到具有以下情况的伤员应尽早按照气性坏疽患者处理:
  1.创伤被泥土等污染,特别是肌肉丰富部位的开放性创伤。
  2.患者感到伤口突然胀裂样剧痛,而又缺少红、热表现;局部迅速肿胀,伴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者,伤口周围触及“捻发音”,分泌物恶臭,或有气泡。
  
  应急处理
  
  若在家或其他非医疗单位发现气性坏疽患者,应按以下方式迅速处理,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
  1.尽早彻底清创伤口,清除污物及坏死组织;已包扎者应立即拆除缝线,拆除石膏,将伤口完全敞开并用双氧水等氧化剂冲洗伤口;污染重或较深的伤口最好开放不缝合,也不要包扎过严。
  2.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处理(如用冷水、冰敷,或用40%酒精擦浴)。
  3.休克时,采用头高脚低位,避免中毒性休克进一步加深。
  
  消毒过程不能马虎
  
  在送走伤员后,接触过伤员的人应严格消毒。对伤员所用过的被褥、床单和一切衣物、敷料应高压灭菌;如用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时间应超过1小时,以防交叉感染。
  送往医院后,医生会对伤员果断手术,在病变区域广泛、多处纵形切开。严重者考虑作高位截肢术,残端开放,不予缝合,高压氧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
  编辑/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