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是什么让她“恐婚”

作者:王林江




  25岁的小雅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资企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个对自己很好的男友,日子过得充实而甜蜜。但甜蜜中小雅却隐隐有一些担心——男友已经不止一次提出过结婚这件事了。男友一提到这件事,小雅就很紧张,甚至几天都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每次小雅都以两个人还年轻,没必要这么早考虑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但结婚这件事迟早都得面对,如果自己一直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呢?
  
  恐惧婚姻只因儿时阴影
  
  小雅为什么会对婚姻如此恐惧?原来,小雅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常常吵架甚至打架。每次他们发生“战争”的时候,年幼的小雅总蜷缩在墙角,头上顶着一个盆子,很怕“战争”会延续到自己身上。为此,小雅认真学习,希望自己取得的优异能换来家庭的和平。
  可是,最让小雅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爸爸妈妈闹离婚。爸爸基本上不回家,即使回家了也是和妈妈无休止地吵架;妈妈在医院上班,回家很累,看到小雅就好像看到那个令她痛恨的男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把小雅当成出气筒,又打又骂。终于有一次,小雅忍不住离家出走,可还没走出城区就被妈妈找到,妈妈狠狠地把小雅打了一顿。爸爸也不喜欢小雅,觉得她身上流着妈妈的血。小雅在夹缝中艰难地成长着,大学的时候,虽然学习了一年的心理学,但依然无法解开心中这个结。她害怕自己将来的婚姻重复父母的悲剧。
  
  家庭暴力,让孩子生理、心理双重受伤
  
  家庭暴力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身体的摧残只是其中的一种,更为普遍但却又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是家庭中的冷暴力。冷暴力是指施暴者用语言、冷淡、排斥等非暴力方式对受虐者精神上产生的伤害。这样的伤害,对于心灵正在发展的儿童来说,带来的后果有时是无法补救的。
  年幼的孩子往往无法搞清楚谁该为发生的事情负责,他们倾向于认为所有发生的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他们要么努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以避免再一次的灾难;要么自暴自弃、退缩,觉得自己对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只能听凭虐待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然而,出现的情况往往却是,不管孩子们怎么做,虐待也不会停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便取得很大的成就,内心深处依然是低自尊、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受到伤害。更不幸的是,他们有可能内化了来自幼年环境中抚养者的行为模式,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在他们建立家庭之后,也有可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
  
  “四大步”走出阴影
  
  尽管这样,但并不意味着儿时被虐待的人就会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中。成年之后,已经有反思和改变的能力,只要直面内心的恐惧,勇于做出改变,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一步,将责任还给父母,接受自己
  像小雅这样的孩子,潜意识中会认为父母的婚姻不和是自己的责任,是因为年幼的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才招致这样的惩罚。但实际上父母的婚姻问题是父母的事,孩子只是父母不理智行为的受害者。告诉自己:小时候经历的一切,不是自己的错,自己不需要再为那段经历付出额外的代价。如果将这一份责任还给父母,以后的人生就会走得轻松一些。
  第二步,明确自己有生活得更好的权利和能力
  小雅恐惧自己的婚姻会成为父母的翻版,却忘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再不是以前那个面对父母的暴力无能为力的自己,她已经有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意味着已经走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第三步,与男友加强沟通,取得男友的理解和支持
  把自己的恐惧告诉男友,取得男友的支持,可以让小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两个人可以达成一致的态度,约定在遇见一些大的原则问题时该如何解决。这样,小雅在面对婚姻时就不会觉得孤单和恐惧。
  第四步,必要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学习建立幸福婚姻的技巧
  感情是婚姻的基础,但有感情却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一份幸福的婚姻。研究表明,幸福的婚姻需要理解、信任、沟通等有效的技巧。在一个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缺乏这方面的技巧,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学习。掌握和爱人有效交流的技巧,再加上深厚的感情基础,小雅就能真正走出儿时被虐的阴影,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编辑/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