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我为荐方
作者:佚名
银黄适量,泡入60度高粱酒中(银黄、酒比例为1:4);晚上睡觉时,用棉球蘸着药液涂抹在瘙痒处。每晚1次,连续3次就可消除瘙痒症状。
浙江吕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李斌点评: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果只有瘙痒症状,而没有皮肤损害,就称为瘙痒症。瘙痒又分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前者多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后者常由局部病症引起,有时也与全身性疾病有关。中医认为,瘙痒症由湿热内盛,泛于肌肤或血虚风燥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或养血润燥。
银黄由金银花和黄芩的提取物制成,二者药性寒凉,均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合用可起协同作用,效果更佳。现代医药实验研究也证明,金银花、黄芩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及抗真菌作用。所以,银黄外用对缓解瘙痒也许有帮助,但要根治瘙痒,还需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柠檬辅助治疗糖尿病
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15天。
成都苏逐芳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可见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表现。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以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柠檬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止渴生津、祛暑清热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柠檬和柚子一样,含有一种近似胰岛素的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食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伴随终身但可以控制的疾病。宜采用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服柠檬汁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辅助疗法。患有糖尿病,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就诊。
调脂小方
黄精30克,桑寄生15克,乌龟1只(约200克,去肠杂),红枣5枚,共放入沙锅煮汤,调味食用。
福建雷鸣
成都中医药大学蒲昭和副研究员点评:
中药有较好的调脂功效,但中医讲究辩证施药,上方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或气阴不足)型血脂异常患者。
黄精性平,味甘,滋肾润肺、益气养阴,主治脾虚乏力、肾虚头晕、腰膝酸软等症;桑寄生性平,味甘、苦,有补肝肾、通经络作用。实验研究证明,黄精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生成,桑寄生既能降血压又能调血脂。二味乃方中调脂的主药,配以龟肉,意在益阴补血、补肾健骨,加红枣可健脾养血,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总的说来,上方有养血育阴、滋补肝肾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血脂异常患者服用,且能起到一定调脂疗效。但血脂异常严重者,还应选服专门的调脂药。
肝肾阴虚主要表现: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金瓜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
金瓜(又称北瓜)1只切碎,与红糖、生姜适量一起水煮,待金瓜烂熟后挤汁,再用文火浓缩,趁温饮之。
云南 鲁新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田秀英点评:
金瓜,又名金丝瓜、笋瓜、印度南瓜等,为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金瓜风味迥异于其他菜瓜。用金瓜煮汤,汤汁黏稠,清香鲜美,黏滑而不腻。用金瓜凉拌,香脆爽口,既可佐餐又可下酒。金瓜素有“植物海蜇”之美称,营养十分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鲜瓜中含蛋白质0.8克,碳水化合物3.9克,铁0.8毫克,钙20毫克。
有资料报道,金瓜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制法:金瓜1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即麦芽糖),略加水放陶锅中,煮至极烂,去渣,将汁再煮,浓缩后再加生姜汁(约1斤瓜汁中加姜汁2两),每次服1匙(约5钱),每日2~3次,开水冲服,用于治疗、预防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注意:因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属于呼吸系统急症,所以在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时,应该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待病情控制后,再试用偏方、验方。
无环鸟苷眼药水治口腔疱疹
用无环鸟苷眼药水外涂疱疹后,水泡自然瘪下去,不再继续蔓延,2天后会结痂,效果显著。
上海薛宏殷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
单纯性疱疹中医称为“热疮”、“热气疮”,是单纯疱疹病毒经口、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疱疹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于口腔黏膜、咽喉部、口腔周围与颜面部皮肤及生殖器皮肤黏膜。口腔黏膜或唇周皮肤出现成簇状针头大小的透明小水泡,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周围充血、水肿,有自发性灼痛,刺激时加重。可为原发感染,也可继发于流感或其他发热性疾病之后,一般7~10天自愈。
无环鸟苷是一种选择性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树枝状角膜炎。因其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治疗口腔疱疹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都很重要,建议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饮食方面应禁止刺激性强的烟、酒、咖啡、浓茶等,忌辛辣、油腻等发物。
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
编辑/于嘉男